理论天地
城镇化中的问题与对策
□刘文俭陈玉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康发展的对策思路,对于实现全面政投资“三个高于”、“三个主要”的
划的建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目标具有方针,为小城镇建设发展提供了机
农村,同时要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重大战略意义。遇;新型农民培育工程、“万村千乡
展”。积极贯彻落实中央这一重大战一、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市场工程”等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
略举措,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走及其存在的问题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有利于城市商
“两手抓”的现代化道路,即一手抓(一)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贸企业向农村的辐射。三是“十一
城镇化,转移和减少农民;一手抓新纵观我国城镇化未来的发展,机五”规划的实施将为城镇化发展提
农村建设,使留在农村的人生活更遇和挑战并存。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供巨大动力。“十一五”期间是我国
加美好。而农村发展或“三农”问题机遇:一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城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宏
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和取决于化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二是建设社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地一
城镇化的发展。因此,认清我国城镇会主义新农村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系列的投资项目的实施将为城镇化
化中的问题,提出有利于城镇化健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中央做出的财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和强大动力。与
中国地产市场六月号·
70 CHINA REAL ESTATE MARKET
理论天地
此同时,城镇化发展也面临着三大整体推进城镇化进程发挥了很好的每个县级行政区个,已与发达国
挑战: 作用(例如上海松江区的佘山镇、嘉家小城镇的密度相差无几。但是从
土地等资源的压力。由于土地定区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分别投资总体上看,多数经济实力不强,人口
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我国国情所决组织开发了亿、亿元,建设规模偏小,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层次
定,加之长期以来土地资源的粗放多种户型的现代化小区,用于农民偏低,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偏弱,
式利用,加剧了城市发展用地矛盾; 自愿基础上的宅基地置换)。而北方缺乏聚集和辐射带动能力。即使一
另外,中央出台的土地严管政策将的镇一级政府就缺乏这样的实力, 些城市确立的重点建设的重点镇或
使城市发展长期面临土地要素资源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不发达,导致我中心镇,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具备
的约束。因此,对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国北方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动力不足。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仍然明显
来讲,均面临经济建设需要占用大就业与保障的压力。近几年存在“小城区、大农村”的现象,其
量土地与土地资源相对短缺的现实来,各级政府为解决就业和再就业建成区人口规模平均只有万人左
矛盾。相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讲,中国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一定右,尚没有超过万人的。这些重点
东部城市在土地资源上更加紧缺, 成效。但是,由于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镇,在结构、功能等方面与真正意义
许多城市的中心城区已几乎没有可集型转移,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加上的区域次中心相比差距较大,难
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招商引资、非农上外来劳动力的挤压,因此经济发以担当起应有的带动和辐射周边村
建设用地矛盾已十分突出;很多城展难以缓解城镇居民就业的压力。镇的重任。
市在水、电、油、煤等资源方面也面目前城镇下岗职工和农村失地农民城镇化的内在质量还有待进一
临紧缺压力。因此,必须通过城镇化就业困难,成为两大弱势群体。目前步提高。目前我国的城市化率均以
调整现有的城乡经济结构,推进人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社城镇常住人口与城乡居民总数的比
口、产业的合理分布,以缓解中心城会保障面广,而且农村保障和城镇率来计算的,它是衡量城市化水平
区的压力。保障水平差距较大。同是低保对象, 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能完全反映
某些地区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但城市和农村标准不一样,相差悬城市化的本质内涵。城市化不是简
发展缺乏活力。笔者调研发现,我国殊;户口在农村的低保对象,即使进单的移民、农村人口大搬家,而是质
北方城市与江、浙、沪等地区相比, 城居住也不享受城市低保救助,只与量的统一。在城镇化过程中乡村
最为显著的差距是县域经济不够发能享受农村标准。另外,低保人数的人口减少快于农业人口减少,二者
达、民营经济活力不够。由此带来的不断增加将导致巨大的财政压力。不同步。目前我国城镇化率,按居住
结果是,南方地区的乡镇、县区财政(二)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地原则为;如按产业性质原则
状况远远好于北方的乡镇和县区, 尽管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则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与总
其推进城镇化的物质条件就远远强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从业人数之比)。居住地原则下的人
于后者
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智慧城市全面起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