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冲孔(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关键词:冲孔桩沉渣厚度固化摩阻力承载力摘要:近年来随着冲孔灌注桩施工的推广,对于沿海地区冲孔灌注桩质量控制的后续工艺---后注浆的应用已显得非常重要,通过以往的经验证明,同等条件施工的冲孔灌注桩,进行后注浆工艺的冲孔灌注桩比未进行后注浆工艺的灌注桩单桩竖向承载力会提高20%以上。但是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重视这个施工工序,觉得桩浇筑完成混凝土就算是目标完成,对于注浆过程不注重控制,其实这种管理给冲孔桩基带来许多质量风险。下面以工程实例来说明:厦门海沧体育中心二期游泳跳水馆场地位于厦门市海沧区兴港路东侧、湖岸3#路南侧,拟建场地范围原始地貌为海湾滩涂(海沧内湖),东侧靠近内湖,经人工回填改造,作为海沧体育中心用地,场地回填土已经强夯处理。基础采用冲孔桩基础,桩径为¢800~¢1200,游泳跳水馆总桩数为498根,其中抗拔桩为238根,。虽然地质条件及场容场貌复杂,该地质条件适合冲孔灌注桩基的施工。但是从冲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来看,冲孔灌注桩在成桩过程及成桩后存在以下问题:1、冲孔(钻孔)灌注桩是在重锤冲击下成孔,重锤冲击过程中,必然扰动地基土层,人为就降低了地基承载力,因此桩基承载力必然降低。2、冲孔灌注桩是泥浆护壁成孔,在孔壁上形成粘土泥皮,该泥皮的作用以保证孔壁不塌孔。作为塑性土的护壁泥皮,在冲孔桩成桩后却会在孔壁与桩身之间形成一层泥幕,这样一层塑性泥皮对于桩身的水平移位和桩身摩擦力极为有害。3、冲孔灌注桩是采用泥浆反循环法,将成桩后的土渣带出孔外,因此在冲孔灌注桩成孔后,孔底必然存在一定的沉渣无法带出孔外,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要求,孔底沉渣厚度必须控制在30mm以下,但是大量的工程实例表明这个指标控制非常高,很难把握。因为:(1)冲孔桩孔在地下,孔内有泥浆,现有的措施无法看清孔底,不能直观明了的看清、测量孔底沉渣厚度。(2)检测手段不科学,一般采用探钎检测方法,因为人为因素(人员经验、知识等)的存在,探测结果不科学。4、若是嵌岩桩,由于岩层构造复杂,很难掌握地质土层构造,岩层也可能存在地下溶洞或岩层裂隙或断层等地质构造缺陷。根据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公式:Quk=Qsk+Qpk=u∑qsikli+qpkAP式中q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如无经验,-1取值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如无当地经验时,-2取值。--2详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书中的P33~,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与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成正比例关系,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与桩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成正比例关系。而不同的土层桩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与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不同,土质越密实取值越大,反之越小;而以上四个问题通过后注浆可以解决:桩身周围地基土通过后注浆可以得到固化;桩身周围的泥皮通过后注浆的水泥浆可以挤走或得到固化;桩孔底成渣对于单桩竖向承载力危害最大,如果没有注浆可能在施加荷载后会出现危害沉降,对建筑的安全性形成考验,地质原因会影响冲孔灌注桩成桩后混凝土结构不密实,砼浇筑过程中部分细骨料和水泥浆通过溶洞或岩层裂隙流失,通过后注
浅谈冲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