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训练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在人际交往中,口语交际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新大纲指出:“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小学阶段应在此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依据小学认知特点,利用教材优势,抓住课堂这一阵地,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新大纲强调,口语交际“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能孤立地进行,它要结合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并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知识的规律,我认为口语交际应从低年级抓紧训练。为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一、利用“入学教育”进行训练刚入学的儿童,说话不完整,不规范,这正需要我们去悉心引导与培养。学生入学第一天,对什么都感到新鲜,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语言训练。如:作自我介绍,与大家交个朋友。还可利用课本上“入学教育”的图画进行训练。教师要按一定顺序指导观察画面。如:这是什么地方?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讨论:想一想,开学的第一天,见到老师的时候,你和老师说了什么?老师对你说了什么?这时,老师创设情境与学生对话,与学生模拟练习。还可带学生看看校园,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此时的学生无拘无束,会提出很多问题,教师应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不要轻易放过一个问题。这样的训练,不仅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也将观察方法、思维训练隐含其中。二、利用识字教学进行训练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与发展学生思维、发展语言相结合,教师要指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自学,叙述自己自学的方法和结果,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如,学习“告”字,可以让学生用熟字加一部分的方法学习:如,“告”字上面是个牛字一竖不露尾,下面加个口。还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用编字谜的方法来学习: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进行“一字开花”的练习。丰富学生的词汇,为更好地进行说的训练打好基础。如,教“中”字,先让学生组成:中国、中央、中间、心中等词,然后启发学生用这些词说话。如:中中国我是中国人。无论学生怎么说,只要他说的有道理,有助于记忆字形,都应予以肯定。我们要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汉字的基础知识,联系自己生活经验,用多种方法分析记忆字形以求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只要学生能够独立找出字的难点、解决难点,能想出独特的记忆字形的方法,这就说明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发展。三、利用质疑解疑加强训练在质疑解疑中启发思维,为训练语言打开通路。质疑解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不但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跟人讨论的交际能力。如,学习《司马光》一课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他们不会把缸里的水抽出来吗?他们不能去拿一根大竹竿伸到缸里救人吗?他们为什么不一起用力推倒大缸呢……再如《小猫种鱼》一文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猫种鱼对不对呢?围绕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讨论。有的说,小猫做得不对,它是个大傻瓜,鱼是生长在水里的,怎么能在土里长呢?有的说,小猫虽然做得不对,但这说明它爱向别人学习。也有的说,小猫不爱动脑筋,光看别人种玉米,就学别人也把鱼种在地里,
谈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训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