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恐惧症调查
调查报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分析(一)
2004年4月,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了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结果表明:
一、在找到第一份工作后,有50%的大学生选择在1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比例之高令人震惊。
二、33%的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第一份工作仅仅是由学校到社会的跳板;%的人“没有太多考虑”就“跟着感觉走”地选择了第一份工作。
三、,%的人在择业的同时考虑了这两个因素。
所以,一方面是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的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却是大学生员工的高流动率带给企业聘用大学生的犹疑;另外,依据职业发展理论,选择一份符合自己天赋与兴趣的职业,不仅能带来人生的快乐,而且能让个人在工作中更有竞争力,但上述调查结果所揭示的与此明显悖逆,这些都敦促我们深入思考:造成这种现状的内在原因是什么?我们能够为解决这一问题做些什么?
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北森测评网、新浪网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共同设计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研问卷,希望藉此了解当前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索性的分析造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的原因,希望能引发公众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法和意义的深刻地思考与有效探讨;同时希望调查结果可以帮助高校更好的建立针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二、调查设计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目的,调查方设计了《2004年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问卷。问卷由25道题目组成,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有8个问题;用于评估其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满意状况和满意要素。
第二部分为“就业中心职业发展服务满意度”, 有7个问题;用于评估其对学生对就业中心提供的职业辅导服务的满意状况和满意要素。
第三部分为“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意向性调查”,共10个问题。用于评估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投资意向。
本次调查以“网络在线问卷”形式进行,参与者匿名作答。对于每个问题,程序要求答题者必须选择一个答案(或以上)才能提交。
本次调查2004年06月28日开始,2004年07月份07日结束,共收集答卷2987份,其中有效问卷2627份。虽然调查没有指定样本群体,但从参与人数与人员背景结构分析,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统计意义。
三、参与调查人群分析:
图一:参与调查人群的性别比例
参加本次调查的人群中,男性约占65%,女性35%,考虑目前男女大学生比例接近1:1,NIC调查结果:男性网民61%,女性网民39%基本吻合。
图二,参与调查人群的分类
从参测人群的学历结构看,包括了在校非应届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应届毕业生及毕业超过一年等典型人群。通过人群间的分值差异性,可以有效地分析他们的职业规划情况。
四、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分析
A、满意度整体分析:
从调查统计数据分析,,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单项分最低,说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满意度整体水平不高。其中对“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和“求职方法和技巧”的满意度最低,对“清楚了解自己个性”满意度最高,这说明学生对外界
关于社会调查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