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两个片区的现状建设用地面积已接近上一轮规划中2020年的目标值。与上一轮规划相比,大港及丁卯两个片区的居住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已超出规划目标,而绿地建设相对较为缓慢;大港片区工业用地发展较快,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开发较缓慢,而丁卯片区工业用地略有缩减,商业服务设施用地超规划目标,“退二进三”趋势较为明显。据统计,开发区现以机械设备制造、化工、轻工和新能源新材料类企业为主,%以上,此外还有金属制品制造、通信设备制造、黑色金属压延、有色金属压延、纺织等行业。凡入区的建设项目,均以“先评价,后建设”为原则,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区内污水依托镇江东区污水处理厂、镇江新区第二污水处理厂、镇江电镀专业区废水处理站;经多年建设,燃气管线、给排水管网(含雨水管网)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已基本覆盖开发区。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镇江市的东翼,规划目标为建成具有现代化国际水准的滨江产业新城(大港片区)和镇江科技城(丁卯片区)。镇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功能定位为:以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新型综合物流及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产业基地;大港和丁卯分别担当起镇江“一主三副”总体架构中两个副中心的职能;大港片区发展成为滨江宜居新城。本次评价开发区规划范围由大港和丁卯两部分组成:大港片区包括大港街道和丁岗镇北部,大港片区规划范围为:西接谏壁分区、东到圌山路、北至长江南到原338省道,;丁卯片区规划范围为:西到沪宁铁路,与官塘新城相接,东至横山风景区,北至古运河中段,南与丹徒区三山镇相接,。(1)大气环境质量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可以看出:SO2、NO2、NOx、PM10和氟化物监测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硫酸雾、苯酚、氯化氢、氯气、二甲苯、甲醇、硫化氢、氨、苯乙烯、铬酸雾、甲醛监测值均符合《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TJ36-79);非甲烷总烃监测值均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详解中关于非甲烷总烃小时质量标准的要求;苯酚、甲苯、氰化氢监测值均符合苏联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TVOC除罗地亚化工点位略有超标外,其余监测点位监测值符合《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18883-2002)中表1的浓度值。(2)地表水环境质量长江五个监测断面焦山尾(W1)、黄冈水源取水口(W2)、北山河入江处(W3)、大港河入江处(W4)和五峰山(W5)的BOD5和总磷有超标;黄冈水源取水口(W2)的石油类也有一定程度的超标。长江五个监测断面上其余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标准。夹江三个监测断面东区污水厂排口上游500m(W1)、东区污水厂排口下游500m(W2)和东区污水厂排口下游1500m(W3)除BOD5和总磷有超标。夹江三个监测断面其余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标准。开发区内河流捆山河(W16)氨氮有超标现象,其余监测因子满足Ⅲ类水标准。古运河各监测因子均满足Ⅲ类水标准。开发区内其他河流大港河、孩溪河、团结河、跃进河和北山河监测断面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Ⅳ类水标准。(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开发区各监测点均符合相应功能区要求,开发区及周边地区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较好。(4)土壤环境质量各土壤监测点各因子均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评价区内土壤质量现状较好。(5)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开发区各监测因子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本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6)河流底泥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河流底泥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农用污泥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2-84)中的标准(pH>),本区域河流底泥环境质量良好。(1)主要环境问题①区域水环境质量不能全面稳定达标本次现状监测显示,长江部分监测断面水质超标,主要污染因子为BOD5和总磷;开发区内河流捆山河氨氮因子超标。②环保基础设施处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热电厂等环保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由于污水管网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开发区内部分地区生活污水尚未收集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第二污水处理厂未建设中水回用系统。大港热电厂尚未能达到《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提出的超低排放限值要求。开发区内燃料结构需进一步优化,金东纸业、大东纸业、正丹化学3家企业仍使用燃煤锅炉。(2)制约因素①区域涉及敏感保护目标较多,规划实施受到生态红线的制约。②剩余可开发
镇江经济技术开区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