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懂中国建筑史的两方面——硬传统和软传统硬传统:表层建筑遗产,:隐藏在硬传统之后的,看不见摸不吝的,多层次的. 包括建筑的构成机制、发展规律、创作思想、设计意匠、哲学观点、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意识、文化心理等.、木构架的优缺点优点(一)取材方便,易于加工。(二)适应性强,内部空间灵活。(三)抗震(四)施工速度快◆木材加工远比石料快。◆建筑观念不同,中国建筑观念强调实用性,《老子·道德经》:“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技术上的优势:采用建筑模数制。(五)便于修缮、搬迁榫卯节点有可卸性,替换某种构件或整座房屋拆卸搬迁,都比较容易做到。缺点首先,生长期成材期长,导致木材越来越来稀少。其次,木架建筑易遭火灾。再次,木架建筑采用的基本上是简支梁体系,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一、单体建筑平面的构成要素——间1、间的概念(1)四柱之间;(2)两榀屋架之间特点;简明真实有机平面结构造型三者不可分割2、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出廊作用:(1)空间组织上有利;(2)结构上更稳定。3、面阔和进深4、间的组合官式建筑:面阔方向开奇数间民式建筑:开间数不严格5、间的名称明间;次间;梢间;尽间6、间的不等宽现象:(1)依次递减;(2)明间最大,尽间最小,其它间相等。为什么不等宽?——功能要求经济原因艺术效果结构要求视线说、单体建筑平面的基本形式正式:长方形是唯一的平面形式。杂式:除长方形以外的。§1-2庭院式组群布局四种布局方式:纵列式;横列式;散点式;庭院式(中国主要的布局方式)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擅长运用院落的组合手法来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建筑群以中轴组织群体,规则、有序、主次分明。—、庭院式布局的多元功能1、空间聚合功能。联系方便,适合于中国家庭结构。2、气候调节功能3、场所调试功能4、防护戒卫功能5、、庭院式的构成形制和组合方式(—)构成形制1、廊院式单核多核二合院;三合院;四合院2、合院式中庭式:离散式;毗连式中殿式:配殿贴边;配殿内移(二)组合方式1、对称式组合(规则形)条件:表现庄严气派;讲究排场;、半对称组合条件:要求一定气派,不追求严肃;、不对称式布局条件:要求活泼;从功能实际出发;地段的限制另一种分类方法:理论性模糊模型l-3庭院式组群布局的特点建筑由小到大的途径集中型离散型综合发展中国庭院组群布局为离散型三、突出建筑艺术的时空性 时间艺术:音乐 空间艺术:雕塑 时空艺术:中国的群体建筑,电影,. 共时性欣赏:时空性不强,一眼可望尽,如西方集中型建筑,但内部空间复杂. 历时性欣赏:中国建筑,时空性强,、突出单体门的作用 《玉篇》“在堂房曰户,在区域曰门.”作用: 1、用大门承担建筑组群的外显立面*庭院式组群布局的特点一、突出内向型布局特点:l、使用功能:安静、私密性强 2、精神功能:含蓄,、突出建筑空间的艺术表现力空间美建筑美形式美2、门面成为组群艺术空间序列起点 形成了固定模式,用影壁(照壁) 1)种类:跨山影壁;撇山影壁;一字影壁;八字影壁;一封书(撇山) 2)作用:通过影壁将空间组织起来 3、门成为庭院节点(见下页图) 4
建筑史供参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