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常熟理工金属学题库.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名词解释:1、再结晶温度:经过严重冷变形的金属,在约1h的保温时间内能够完成再结晶的温度。2、孪晶马氏体:其主要亚结构为孪晶的,高碳钢、WNi=30%的不锈钢及一些有色金属和合金,淬火时形成孪晶马氏体组织。3、淬火时效:低碳钢加热到接近AC1温度淬火,于室温放置或稍经加热后,其强度提高而韧性塑性下降的现象。4、正火:正火是将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保温以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类组织的热处理工艺。5、退火:退火是将钢加热至临界点AC1以上或以下温度,保温以后随炉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6、回火马氏体:高碳钢在350℃以下回火时,马氏体分解后形成的低碳α相和弥散ε碳化物组成的双相组织称为回火马氏体。7、本质晶粒度:是根据标准实验条件,在930±10℃,保温足够时间(3-8h)后,测定钢中奥氏体晶粒的大小。8、回火: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零件加热到低于临界点A1的某一温度保温,使淬火组织转变为稳定的回火组织,然后冷却到室温的一种热处理工艺。9、冷处理:为了尽可能减少残余奥氏体以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增加工件的尺寸稳定性,必须在冷至室温之后继续深冷到零度以下,使残余奥氏体继续转变为马氏体。这种低于室温的冷却处理工艺,生产上叫做“冷处理”。位错马氏体:其主要亚结构为位错,位错密度高达(-)*1012cm-2,位错马氏体是在低碳钢、中碳钢、马氏体时效钢、不锈钢等铁基合金中形成的一种典型的马氏体组织。吕德斯带:当应力达到上屈服点,预先抛光的拉伸试样表面产生与外力成一定角度的塑性变形条纹,通常称为吕德斯带。应变时效:构件用钢经冷塑性变形后,在室温放置较长时间或稍经加热后,其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应变时效。冷加工和热加工:热加工是指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加工过程;冷加工是指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加工过程。再结晶: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或保温足够温度后,在原来的变形组织中产生无畸变的新晶粒,位错密度显著降低,性能也发生显著变化,并恢复到冷变形前的水平,这个过程称为再结晶。惯习现象:新相往往在母相某一特定界面上形成,母相的这个面称为惯习面,这个现象叫做惯习现象。回复:回复是指冷塑性变形的金属在加热时,在光学显微组织发生改变前所产生的某些亚结构和性能的变化过程。淬火:将钢加热至临界点AC3或AC1以上一定温度,保温以后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冷却得到马氏体的热处理工艺叫做淬火。过冷奥氏体:奥氏体冷却至临界温度以下,在热力学上处于不稳定状态,要发生分解转变。这种在临界温度以下存在且不稳定的,将要发生转变的奥氏体,叫做过冷奥氏体。解答题:2、为何钢的水淬组织是残余奥氏体和马氏体的混合物?冷却速度很快,不经过C曲线,不能实现珠光体和贝氏体的转变。Ms点在室温以上,Mf点在室温以下,所以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时,要发生体积膨胀,最后尚未转变的奥氏受到周围马氏体的附加压力,失去长大的条件而保留下来。3、金属材料在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这三个阶段的力学性能变化。回复阶段:硬度,强度略有下降,塑性有所提高。再结晶阶段:硬度与强度均显著下降,塑性大大提高。晶粒长大阶段:硬度与强度继续下降,塑性继续提高,粗化严重时下降。回火的目的:(1)提高韧性,塑性,降低脆性。(2)降低或消除内应力,避免零件变形甚至开裂。(3)稳定组织,避免使用中零件性

常熟理工金属学题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17848967
  • 文件大小48 KB
  • 时间2019-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