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附中
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下)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推断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最为可信的证据是( )
B. 文献记载 C. 考古发现 D. 民间传说
,不正确的是( )
、政府的行为,是统治者主动实行的
、上层建筑作局部的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一定程度有利于社会发展
,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其主要威胁来自于( )
“解负令”措施的是( )
①废除所有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抵押②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③释放所有奴隶,给予其雅典公民权④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 )
①以法律保障人身自由②反对出身和财产的不平等③比例代表选举法④选举机会均等,任期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战国策•秦策一》中:“(公元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鞅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说惠王”之“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7.《吕氏春秋》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孝文帝“始班俸禄……禄行之后,赃满一匹死。”又接受汉族官僚李世安的意见,“始议均田。”孝文帝的这两项措施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
( )
①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
②形成庞大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
③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
④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赋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
、大官僚的利益而遭到反对
,人民反对
,一些地方官员不执行新法
,坚决反对新政
( )
·阿里改革
—16世纪西欧封建国家的政治状况是①资产阶级兴起要求分享政治权力②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要求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③一些君主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支持,建立了中央集
2011福建省福建师大附中高二下学期中(历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