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千年菩提路》第1集—白马驮经·新的千年已经来临,当时间带着战争的硝烟,以及无数帝王将相、名流高士渐渐远去以后,在中国洛阳,在古老的邙山脚下,一个来自朝圣者的顽强足音,却已在洛河北岸绵延流淌了近2000年—白马寺。是谁,延续了这里千年不灭的香火?是谁,成就了这中国佛教释源祖庭的伟大伟奇?·辰子备,请逐疫。公元63年,东汉永平六年腊月初七,这一天,一场大傩正在东汉王朝第二代皇帝刘庄的南宫中进行,驱除疫鬼,消灾祈福,这种流传了上千年的仪式,此时已经成为这个刚刚从十多年战乱中最为重要的祭祀活动。然而大傩结束后的南宫,依然灯火通明,洛河的流水虽然再一次带走了象征疫鬼的火把,却带不走汉明帝刘庄心中的那份长久以来的不安。据记载,以第四子而登上皇位刘庄,自当上太子那一天起,就一直背负着子以母贵的名声。大傩结束后不久,一个特殊的天文现象震憾了东汉朝廷。永平七年正月初四,这一天紧靠着织女星窜出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了洛阳天际。16天以后,刘庄最亲近的一个人皇太后阴丽华驾崩了。这个打击令刘庄对上天充满了深深的恐惧。事实上,在这个战乱频仍的时代,生命的脆弱及世事的无常同样困惑着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国本土固有的人文传统,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生命本身终极意义的探讨了。而就在此时,远在万里以外的西方,一种更加开放的智慧学说正在悄悄地东传而来。·公元2005年11月1日,大和尚印乐法师的升座仪式在洛阳白马寺举行。来自中国各省、港澳台及欧美、东亚等地的佛教界和信众一万多人见证了中国佛教祖庭新一任方丈的诞生。今天,尽管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白马寺究竟传承了多少代,尽管由于历史的变迁,白马寺最初的模样也早已踪迹难寻了,但是站在这被屡次毁坏却又被重建起来的中华第一古刹,人们不能不心生感慨,在那个以儒学立国的时代,白马寺却奇迹般地在这古老之地,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因缘呢?·公元65年早春,汉明帝刘庄夜寐南宫,愰惚之中,他梦见一个高大的金人,从西方飘然而至,见他并不说话,只是在殿庭里飞绕着,刘庄看得入了神,正待开口,却一下子醒了,梦中的情景如此地神奇,它萦绕在刘庄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这个梦成了第二天刘庄和几个近臣之间的核心话题,有个大臣对刘庄说:“据臣所知,西方世界有位大神,名叫佛陀,形象与陛下梦中所见到的高大金人一模一样。”接着他绘声绘色地讲起了关于佛陀的故事。刘庄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很快,刘庄就派出使者,这一年是永平8年。·公元65年当汉使西出玉门关,小心翼翼地躲开匈奴骑兵,踏上茫茫取经求法之路的时候,在遥远的印度,佛陀圆寂已经500多年。此时随着阿育王孔雀王朝的复灭,整个印度半岛正在分裂战争和外族入侵中,度过了两个多世纪。在复兴的婆罗门教的挤压下,大量佛教僧侣被迫离开故土,把佛法带到印度南边的海岛以及印度北边的大月支,龟兹、于阗等国。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同样怀着前途未卜心境的队伍在今天阿富汗一带的大月支不期而遇了,一边是逶迤西行风尘仆仆的求法使者,一边是一路北上游化宣教的高僧,这似乎不经意间的相逢竟促成了世界两个伟大文明之间的一次直接对话。(这种双方的一种相聚,就体现了文化中的一个送跟随,一种传入跟接纳的这么一种非常的关系。所以佛教传入中国不仅仅是传道者的意志,而也是
白马驮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