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黄连一起成长,品读“苦”味人生黄水镇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部,平均海拔1550米,最高海拔1934米,最低处750米。由于海拔差异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夏季气候凉爽,是黄连生长理想的地方。黄连是一种味及苦的名贵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记载:"黄连生巫阳川谷及蜀群太山之阳,二月、八月采根"。巫阳及蜀群均指四川。苏恭曰:"蜀道者粗大,味极浓苦,疗渴为最。江东者节如连珠,疗痢大善"。李时珍曰:"今虽吴、蜀皆有,惟以雅洲、眉洲者为良。药物之兴废不同如此。大抵有二种:一种根粗无毛有珠,如鹰鸡爪形而坚实,色深黄;一种无珠多毛而中虚,黄色稍淡。各有所宜"。据载,黄水的农民早在几百年前就开始栽种黄连,因此长久以来石柱黄水都以盛产的“鸡爪连”而驰名中外,其产量占全国的百分之三十几,是名副其实的“黄连之乡”。然而就目前来说,大多数人只知道黄连的药效以及黄水远在全国、全世界的名声,而并不了解黄水那些“种连人”的比黄连的味还苦的种植、生产黄连的“苦”味人生。只有你亲身经历或参与到黄连的种植生产过程中,才会体会到什么是比黄连还苦的“苦”,什么是“苦中求乐”。长期的种连生活,不但收获硕果累累,而且培育出了黄水人民“宁愿吃苦,不甘落后”“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种连精神,这种精神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黄水人。黄连从种植到收获一般要经过五到六年的时间,我们也称这五到六年的时间为种植黄连的一个周期,种连人就每年都种植从而保证能够每年都有收获。在种植黄连的每一个周期里都要经过:育苗、选地、整地、栽秧、扯草、施肥、上土、清沟、留种、采收、加工等多道繁殖杂而辛苦的工序。因此种连人在一年四季的365天里不管是天晴还是下雨,天天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其辛苦程度是常人所不能想象得到的。家住黄水镇的一对靠种植黄连为生的夫妇在二十多年前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个孩子给他们一家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希望。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家里父母种植的黄连伴随这个他一年一年的成长,也让这个男孩亲眼看见并亲身品味出真正的种植黄连的人那种比黄连的味还苦的“苦”味人生。(一)、孕育生命,播种希望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冬末春初季节,地处高寒地区而且特别偏僻的黄水小镇上,一个农村妇女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夫妇俩都特别的高兴。因为一直靠种植黄连为生的俩夫妇知道:这是他们的希望,把他们长久以来都想摆脱辛苦的种连生活的理想寄托在了自己的自己的孩子身上,同时他们更清楚要想自己的孩子不要再像他们自己那样重蹈覆辙——常年的在黄连地里辛苦的劳动,就必须让自己更辛苦的在黄连地里干那些繁殖杂而辛苦的劳动来多挣钱养活并教育好自己的“希望”。冬去春来,此时正是种连人栽黄连秧子的时候,这家夫妇每年都毫不犹豫的栽下了一两亩黄连。他们希望能靠自己的劳动将这些黄连培育好然后在过了五、六年以后能一个好的收获。因此他们将一根一根的黄连秧子栽到了黄连棚里,并精心的呵护它们就像呵护自己刚生下的那个小男孩一样。(二)、言传身教,精心养育孩子一年一年的长大,转眼就开始上学读书了,夫妇俩深知种连人的辛苦,于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就要求的特别严格。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乃至于为人处世上都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教给自己的孩子,而这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似乎也非常懂事,看着自己的父母种黄连的辛苦也慢慢的为家里分担一部分劳动。俗话说:“穷人家
伴随黄连一起成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