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鹏程万里庄子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7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15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11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传诵。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主张“无为”,放弃一切妄为。又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因此他否定知识,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极力否定现实,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庄子》的艺术特色1、异彩纷呈的寓言故事,把深奥的哲理形象化,寓言独具寓真实于诡诞的浪漫主义特色。2、意出尘外的想象。庄子的作品充满了奇幻而丰富的想象,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的束缚。3、哲理与诗意的交融。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字里行间跳荡着强烈的激情。4、汪洋恣肆的文章形式。文章结构富于跳跃性,跌宕开阖,曲折有致,起伏变化。5、语言如行云流水,奇峭富丽,精彩传神。庄子名言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2、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偷钩子的小贼,要被处死。而偷取整个国家的大盗反倒成为诸侯。)3、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4、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两者是凶器,是不可以尽行的。)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写在书里面的东西,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涯之词。看起来漫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那么,庄子的大智慧中,到底包含着他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 让我们到他的作品中去领略庄子的智慧吧!品读《庄子》,欣赏奇文,感悟人生无端崖之辞
《无端崖之辞》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