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项工作方案(2009年3月—2010年12月)绵阳市农业局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五日目录一、绵阳市农业局关于印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 21、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项工作方案 3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肥料管理专项工作方案 133、乡村清洁工程建设专项工作方案 174、农村沼气建设专项工作方案 225、农膜科学合理使用专项工作方案 276、茶、果、菜、菌田间管理和废弃物处理 307、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和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 348、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培训专项工作方案 389、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工作方案 4210、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宣传专项工作方案 45二、关于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项工作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的通知 51绵阳市农业局文件绵农发[2009]19号绵阳市农业局关于印发《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农业局、各园区管委会农委(办、中心):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安排部署,按照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绵阳市农业局根据自身工作职能制订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项工作方案(2009年3月-2010年12月)》和农业面源污染标准良田建设等9个子专项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各县市区农业局、各园区管委会农委(办、中心)要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于6月28日前报送市农业局,并于每周一下午下班前将专项防治情况报市农业局。联系人:市农业局唐光军电话:0816-2261201邮箱:scmytfz@附:绵阳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项工作方案。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五日附:绵阳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项工作方案(2009年3月-2010年12月)绵阳市农业局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活动的安排部署,根据省农业厅《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项工作方案》(川农业[2009]77号)文件的通知精神,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为指导,以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核心,以集成组装配套技术为手段,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开展环境治理、保护自然生态三大任务,着力推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着力推行农田清洁生产技术规程,实现农田清洁生产,推动循环农业发展,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二、防治目标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结合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以及农村庭院环境治理,努力实现“三废”(粪便、秸秆、生活垃圾及污水)变“三料”(肥料、燃料、饲料)成“三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能源效益),“三节”(节水、节肥、节能)促“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实现“三净”(庭院、田园、交通和水源等公共区域干净),广泛宣传和引导农民自觉主动参与,共同建设优美乡村。三、防治内容和防治模式防治内容以“两减一控一提高”(即减少农药、不合理化肥施用量,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业“三废”资源化利用水平)为重点。防治主要模式:①户用沼气为纽带的人畜粪便和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②保护性耕作为主的秸秆就地还田资源化利用模式;③厌氧净化处理为主的农村生活污水再利用模式;④生产生活垃圾处理为主的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模式;⑤节肥、节药、节水、节膜、节能和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的农田清洁生产模式。四、防治标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应努力达到以下要求:(一)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带动农户改厨、改厕、改圈,推进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厌氧处理、土地消纳等方式,提高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推广“猪—沼—果(菜、茶、粮)”能源生态模式,促进家居文明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卫生环境优良化。沼气建设严格执行《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GB/T4750-2000)、《户用沼气池质量检查验收规范》(GB/T4751-2000)、《户用沼气池施工操作规程》(GB/T4752-2000)等标准。(二)肥料施用科学合理。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和“育土工程”项目,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控制氮肥用量,稳定磷肥用量,适当增加钾肥用量,针对性补施中、微量元素肥料。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化肥利用率提高2个百分点。(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鼓励实施免耕覆盖沃土技术、堆沤发酵或过腹还田等方式处理农作物秸秆。抓好丘陵平坝地区秸秆还田示范,大力推广稻田秸秆覆盖连续免耕技术,鼓励农民实施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逐步提高秸秆能源化利用水平。秸秆还田技术应参照《四川省稻-麦(油)保护性耕作技术标准》(DB5
绵阳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