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天津文综1)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唐时期 、元时期芄5、南宋范成大诗曰:“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力,制耒耜,教民农作。”,冉耕字伯牛,这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①种植业为主是中国的一大特色②牛耕已成为农业的一大特色③耕牛与人的生活密切④牛耕已经全面普及羂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②③D.①②薈8、下列对我国封建社会农业基本特点的叙述,,,,,话小农经济莄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丝麻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墨子》膂据材料一概括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葿B组巩固运用与能力提升薄10、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蒁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薀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膈11、(2014邯郸四校联考)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河南省驻马店市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终考试历史试题)有学者指出:“小农经济
12.9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