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青龙镇 上海最早对外贸易港.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袇青龙镇:上海最早对外贸易港莅作者:曹伟明2015-07-1910:09:31芁青龙镇,是上海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最早的国际航运、贸易和经济中心;最早的海派文化源头和码头。薈蒇 袂上海是闻名中外的贸易、航运、经济和金融中心,如今的洋山港更成为世界级的航运贸易码头。然而,很多人并不知晓,洋山港的祖父却是唐宋时期位于上海青浦的青龙镇。上海城市,也不是如西方人士所说的从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而是有着1300多年的城镇史。青龙镇,是上海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最早的国际航运、贸易和经济中心;最早的海派文化源头和码头。青龙镇不仅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首发地之一,更是郑和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从青龙镇北面的太仓刘家港启程,七下西洋的孵化之地。蚀 莈因此,对上海最早港口青龙古镇的历史文化研究,有利于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创新、激活“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基因,以及加强上海历史文脉的传承和文化氛围的营造。芄 膅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聿 肈古代上海在海上贸易港口的发展中是领先的。早在隋朝初年,上海便出现了首个市镇华亭镇,天宝五年(746年)又应运而生地设立了青龙镇,这两镇虽都是军事建置,然而凭借着天时、地利,都蕴藏着城镇经济的特质。而青龙镇后来的成功转型,一举成为江南地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更得益于它的文化繁荣,人气集聚。回顾上海最早对外贸易港口的发生、发展的历史,青龙镇具有共建、共荣、共享、共赢的文化特征,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芆 芃青龙镇的“海上丝绸之路”,造就了发达经济培育的繁荣文化,呈现出上海最早移民城市的共建特征。螃 衿青龙镇的对外贸易,凭借“在吴淞之滨,海舶所集,有三亭、七塔、十三寺、二十二桥、三十六坊,烟火万家……”带来了市镇的繁华,具备了强大的人口承载力,以及强劲的文化吸引力。镇上“人乐斯土,地无空闲。衣冠名儒,礼乐揖让,人皆习尚,以为文物风流之地……”长时期内,富商巨贾、文人雅士纷纷迁居青龙镇,感受最早上海对外贸易港口经济繁华、文化繁荣的脉动。四方来客,为青龙镇带来了生机和文气,呈现出移民城市海纳百川的特征。后来,随着宋室的南迁,加速了青龙镇移民的新态势,彰显了青龙镇宜居宜业、创造创新的文化生态,催生了一座以海内外贸易为支柱的商贸型港口市镇,成就了一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生态良好的江南巨镇。更是创造了一座现代、生态环境优美,市民、移民共建同创的宜居市镇。莇 莁青龙镇的“海上丝绸之路”,造就了相互交融的海内外文化,呈现出包容开放、海纳百川的共荣特征。膂 蕿青龙镇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伴随着海内外贸易往来,带动了东西方文化的多元融合,青龙镇上“宝货富东南之物”,“市廛杂夷夏之人”,丰富多彩的异域风情和异质文化,形成了“各美其美”的生动局面。膄 螄从近年青龙镇考古出土的文物来看,当年大食、波斯等阿拉伯商人,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往返于青龙镇,承担着贸易商人和文化使者的双重身份。还有与新罗、日本的文化交流也相当频繁。诸如:早在唐代的大中年间(847-851年),日本学问僧圆仁回国时,曾搭乘新罗人的海船,从吴淞江畔的青龙镇,带着中国的传统习俗和宗教文化,返回至

青龙镇 上海最早对外贸易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乘风破浪
  • 文件大小113 KB
  • 时间20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