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文言文阅读的解题技巧.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言文阅读的解题技巧201106141407016890066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文言文阅读解题思路和技巧(一)文言文选材特点: 近五年选材均是以二十四史为主的人物传记,但是,选材重点由前几年的《史记》《汉书》转向南北朝及唐宋史书,难度有逐年增强的趋势。(二)人物传记的结构特点 ,概述人物性格; ,图解性格特点; ,表明作者观点。(三)试卷考查内容 : (四)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 :120个实词实词:文言的阅读的关键,是对重要词语的理解。其测试重点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出题范围虽然很难确切划定,但是大致以《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为基础: 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 (如教材中信息)进行科学的猜测、选择、推演,从而破译出文言语境提供的未知信息,考察课内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推断能力。文言文试题选材内容多为人物传记,所以,其中多有共同之处。一些实词在各种选段中反复出现: 如有关官职任免升贬的:拜、迁、除、擢、转、调、徙、谪、左迁、征、召、举、辟、起家、贬、黜、罢等; 有关拜见的:觐、拜、诣、造、访、谒、过等。文化常识词语,如弃市、坐罪、用事、当国、孝廉、丁忧(遭遇丧事)等。 :文言虚词主要靠结合语境来推断虚词含义。 ,最终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1)借字形推求词义。汉字是表意性质的,象形、会意、指事及形声等造字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字形推求词义。如“箧”,看“箧”字形,有竹头,有匡形,形近字有“筐”,箧当是与筐相类的竹器,意思为“小箱子”。如:“负箧曳屣”。(2)借成语推求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常见成语(或词语)的语素来推求古汉语实词词义。“管仲正衿再拜曰”,联系成语“正襟危坐”,则可理解“严肃地端正而坐”,因为“襟”“衿”相类也。(3)借互文修辞来推求词义。文言文中,词句结构整齐划一,相互对称呼应的情况甚是多见,所以可联系上下文看其意义相近或相反而推求词义。如“2008联考卷”11题中的“论道陈谟(mó)而已,不宜复烦以剧职”。“论道”的意思比较清楚,谈论治国的方法;“陈谟”的意思比较含糊。但是,“陈”的意思好理解,陈述、论述,与“论”同义,“道”“谟”也应该同义。果然,“谟”的意思“谋略”。(4)借句子结构推求词义。借助句子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一个词语的词性,进而推求该词词义。如北京卷7题中的“若”。“若一人有疾,即合家避之。”“若”字,是做连词“假如”还是做代词“你”。“

文言文阅读的解题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行舟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