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震等级与地震烈度的关系.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同一地震发生后,不同地区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不同,地震烈度也不同。判断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以及地面出现的破坏现象等。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1)地震等级;(2)震源深度;(3)震中距离;(4)土壤和地质条件;(5)建筑物的性能;(6)震源机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按人的感觉及地震破坏情况划分等级,依次排列成表,即为地震烈度表。目前世界上地震烈度表的种类很多,以12度表较普遍。此外还有7度表(日本)和10度表等。中国采用12度表。地震的大小常用震级来表示。震级是根据地震时放出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地震放出能量的多少用地震仪器记录地震波的方法测定。一般地,小于3级的地震,人们难以感觉出来,称为微震;3—5级地震人能感觉出来,称为有感地震;5级以上的地震便能造成各种破坏,称为破坏性地震或强烈地震。等于6级、小于7级的地震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地震称为大地震;8级以及8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巨大地震。地震等级越高,危害性就越大。除个别特别重要的建筑物外,一般民用建筑都是按照7度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的。

地震等级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yst8776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9-03-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