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 说余遍品 _清净道论加入收藏|联系我们|网站地图|网站搜索|繁體首页经典总汇菩提文库会长推荐佛陀前生法界资讯了断生死闻思修了文艺博览首页→了断生死背景:阅读新闻清净道论第五说余遍品[日期:2006-05-21]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2)在地遍之后,现在详论水遍,犹如地遍,希望修习水遍之人,当安坐而把取水相。(把取水相)有人为的及自然的一切应当辨别。于此水遍的说明,亦可如是应用于火遍等一切处,以后连(人为及自然)这一点也不再说了,唯说其特殊差别之处。此水遍亦有曾于过去世修习经验的具福者,则可于池、沼、盐湖、大海等自然之水而生起于相。犹如拘罗尸浮长老。据说:尊者舍弃了他所受的恭敬利养,欲住远离之处,于锡兰的大港乘船去阎浮洲(即印度),在航行中眺望大海际,即现起了与大海相似的遍相。若无前世的经验者,除去四种遍的过失,不取青黄赤白及其它任何有色的水,当以净布接取只有空中而未落地的雨水,或其它与此同样清净无浊的水,装满至钵口或瓮口之后,拿去放在已如前述的精舍的南隅或隐秘的假屋之处,然后安坐下来,不应观察其颜色,亦不应于其特相作意。应以整个无差别的水与色而置心于假想法(概念)上,于安婆,乌达根,梵黎,萨利楞等的水的名称中,仅取其最普通的名称「水、水」(阿波、阿波)的修习。如是修习,便得次第生起如前所述的二相(取相与似相)。此中「取相」的生起如动摇,如果水是和水沫及水泡成一起,则生取的(取相)也是同样的,便会见得遍的过患。「似相」现起微动,如置于空中的宝珠扇及宝石所制的圆镜一样。由于似相的显现,则彼行者得证前的近行禅四种与五种的安止禅。(3)火遍希望修习火遍的人,当把取火相。此中若以有经验而具福者,可把取其自然的火相,如见灯火、灶火、烧钵的火及林火得任何的火焰都得生起于相。如心护长老:有一天尊者闻法,进入布萨堂而见灯火之际,即生起于相。其它没有经验者必须作遍。其作法如次:劈开一种有脂质的硬本晒干之后,作成小片小片,跑到适当的树下或假屋之内,像烧钵那样的把它堆集起来,点上火,再拿一块席子或皮革或布,穿一个一张手又四指大的孔放在前面,然后如前述(不过高不过低)的坐下来,不对下面的草薪或上面的烟火作意,把取于中间(孔之间)的盛旺的火相,不应观察青或黄色等的颜色;亦不宜对热等的特相作意。置心于火与色等整个的假想法(概念)上,即于根哈梵答尼,迦答唯陀,诃多萨那等火的名称中,取其比较普通的「火、火」(德瞿、德瞿)而修习。如是修习,他便能次第生起如前述的二相。此中「取相」的显现,其火焰如破裂而射落。对于把取自然(之火)者则见遍的过患,即火炬的破片或炭块或灰及烟等的显现。「似相」则不动,犹如放在空中的赤毛毯,如金扇及如金柱的显现。由于似相的显相,修行者即能获得如前所述的近行禅及四种与五种的安止禅。(4)风遍希望修习风遍的人,当把取风相。可由眼见或身触去把取。即如诸义疏中说:「把取风遍者,取于风相,即观察甘蔗的叶端为风所动摇,或观察竹端树梢及头发的尾端为风所动摇,或者观察其身体为风所触,所以他看见与头相等(同人一样高)的甘蔗、竹子、树,或者长有四指长的密发的男子头发为风吹动之时,即寄以以念:「此风吹于此处」;或者风从窗牖壁隙进入而吹到身上任何部分之时,即寄念彼处、于梵多、麻罗多、阿尼罗等风的名称中,取其比较普通的「风、风」(梵瑜、梵瑜)修习。这里「取相」显现是动摇的,如从灶上才拿的粥所升的热汽
第五 说余遍品 清净道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