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规划方案
规划思路
依托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宜人的青新气候、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在现有农场建设、农垦文化的基础上,以绿色、生态、自然的农业为载体,为游客以及周边城市居民提供度假、观光、休闲等功能,利用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和先进技术,在进行农业先进科学设施和技术示范的同时满足游客回归自然、享受宁静安逸田园生活的需求。
山水造地势
在农业园规划的平面图上,场地西北、东北两侧为两座人工堆积的假山,南侧是一条人工挖掘的狭长水面,用来改造场地地势平淡的局限,同时在两处小山上做好植被绿化,种植的果树成为农业园天然的防护林。
外围设林带
外景观林带为农业园外围的复层式种植林带。外景观林带的功能是使内外能够有隔离,但隔而不断,通过疏密有致的种植,使农业园内部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人与外部其他区块仍然形成联系,体现“透而不漏,藏而不掩”的园林设计手法。外景观林带的设置自身也是一道亮丽的景观。
主干道避线
考虑到游客的视觉景观效果和高压线安全距离,园内的主干道避开中轴线,进入农业园后就利用环形的交通广场对游客进行了合理的分流,同时将游客的视线进行引导,避开高压线。非农业用地沿主干道分布在整个园内,整个园区的重心还是在农业用地的部分。整个园区将形成果林环抱核心服务区域的绿地围合式生态格局。
区别于传统农业园的规则布局,该方案对园内道路、温室大棚、垃圾桶、路标、路灯等都充分的进行了景观化的处理,将体现田园文化内涵的元素注入景观点设计之中,实现景观点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形成内外环境的相互交融。让农业园内一条道路、一个温室大棚、一个垃圾桶、一个路标、一盏灯,都能够以自身就成为独特的风景线。园内局部分区内则仍采用规则式、符号式或自然式园景设计的布局手段,以体现观光农业的艺术灵动性和现代休闲文化的时尚性。
大棚多功能
运用水培、沙培、砾培等不同方法,常年种植多种瓜果、花卉及蔬菜,尤其是经济附加值高的作物,充分的体现出高科技农业无污染、无公害、周期性短、反季节性种植等优点。这样使农业园里,一年四季繁花似锦、瓜果飘香。
不同功能区内温室大棚种植不同农作物,并设立不同的开放程度。在位于主干道外围设立专门的展示区,这些生产区能全面长期开放,设有观赏型农田、瓜果、花卉苗圃等。一些田园
种植区中有些项目只能局部或定期开放,甚至全封闭生产,产品用于供应园内餐饮以及向游人出售。
整个农业园分为六个区,分别为:入口服务区、农业展示区、田园种植区、滨水娱乐区、花卉展售区。
入口服务区
农业园主入口位于园区东侧,主入口与宁安农场旅游第一期道路相连接,南侧设有停车场。在交通组织上,通过主入口处的环形交通广场对进入农业园的游客进行有效分流的同时,自然地将游客的视线引向两侧,形成高压通廊。
入口服务区的主要功能均集中在农业园东侧的主入口处。入口服务区是管理人员办公、生活的地方,是为生态农业园经营管理而设置的内部专用地区,此区内包括管理、经营、咨询、会议、停车场等,与园区外主干道有方便的联系,以便于运输和消防。
农业展示区
农业展示区展示的内容包括特色作物展示和农耕科普展示两部分。
特色作物展示
特色作物展示区位于农业园内东北部主道路内侧为园区管理室和一栋灌溉控制室,主道路外侧是四块相邻的露天区,各
3观光农业设计规划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