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短歌行曹操.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短歌行曹操_14712短歌行曹操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分为“长歌行”和“短歌行”。长歌、短歌是指曲调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文题理解】曹操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汝南名士许劭“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陈寿《三国志》阴险、残忍、狡诈、狠毒、白脸奸臣——戏曲舞台塑造的人物形象曹操之最政治上最得意的一笔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军事上最成功的一仗是:官渡之战失败得最惨的一次是:赤壁之战最受肯定的是:他的才略最受指责的是:他的人品最有争议的是:他的历史功过最没有争议的是:他的文学成就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建安风骨”。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曹公古直,甚有悲凉句。”——钟嵘《诗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毛泽东悲凉沉雄、慷慨激昂、感情丰富、意味深远【文学成就】建安风骨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曹操的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两类:①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②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如《短歌行》。【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这年冬天,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在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57岁的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思考】课文的情感基调是什么?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忧

短歌行曹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点
  • 文件大小602 KB
  • 时间201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