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科技学院2010年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一、演练目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要求,通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帮助师生员工掌握应急避震的知识和方法,熟悉校园建筑物内应急疏散通道标识,懂得按照应急疏散通道标识所指示的路线和程序,快速、有序、高效地进行疏散,促进全校师生员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在地震灾害和其它紧急情况中自救互救的能力。二、编制依据基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参考依据:《防灾科技学院维护稳定工作预案》、《防灾科技学院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方案。三、参加人员参加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的人员为2010年5月12日下午5、6节课在5、6号教学楼上课师生,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队员,经济管理系应急救援专业的全体学生。四、演练区域本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区域为5号、6号教学楼,避险区设在体育场。五、组织机构与任务分解(一)领导机构成立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学院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工作。组长:齐福荣薄景山副组长:宿景贵钟南才刘春平迟宝明谭金意成员:学院全体中层干部(二)指挥机构成立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指挥部,全面负责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工作。指挥长:薄景山副指挥长:宿景贵钟南才刘春平迟宝明谭金意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何本华成员:田克信张伟边修蕊段玉石王春红邹岭任务:,向各小组传达指挥部指示,督促检查各应急工作组的工作。,收集汇总、上传下达相关信息,提供指挥决策所需信息,向指挥长报告。,编发地震应急简报。(三)工作机构成立若干地震应急演练工作组,具体负责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的组织工作。:侯逾昆副组长:贾甚杰王慧彦冯海成成员:学生工作处工作人员,各系党政领导、学生工作办公室人员、辅导员、课堂教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后勤处(服务中心)相关岗位人员。任务:(1)会同治安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对5号、6号教学楼的消防通道(应急疏散通道)进行标识,设置明显的疏散路线。(2)安排经济管理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担任疏散引导人员,在5号、6号楼的各楼层及楼梯口等疏散通道进行值守,维护主干疏散通道秩序,对疏散人群进行指挥引导和必要的保护。5号楼的学生疏散现场指挥由冯海城同志担任,6号楼的学生疏散现场指挥由侯逾昆同志担任。(3)在学院体育场东侧以球场网架为依托,设置明显的指挥部和避险区标识。从北向南依次为避险一区、二区、三区,指挥部及办公室,四区、五区、六区。(4)对进入避险区的师生进行有序安置,并通过任课教师对人数进行核实统计,并将统计数据及时书面报告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记录各区域师生疏散时间。避险区的现场指挥由贾甚杰、王慧彦二位同志担任,具体协调各避险区现场负责人做好现场工作。一区现场负责人:刘文堂司志森,避险对象为6号教学楼5、7、9、11层上课的师生。二区现场负责人:邵景霞谢长旺,避险对象为6号教学楼4、6、8、10、12层上课的师生。三区现场负责人:达勇高伟,避险对象为6号教学楼1、2、3层上课的师生。四区现场负责人:洪炳星唐圣华,在体育场上课的师生。五区现场负责人:刘晓岚徐占品,避险对象为5号教学楼北楼上课的师生。六区现场负责人:于会珍刘艳增,避险
防灾科技学院2010年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