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双心病--冠心病与心理病.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双心病--冠心病与心理病动脉粥样硬化共同特点: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失去弹性和官腔缩小。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在以上病变过程中,受累的动脉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核糖类积聚、出血和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变和钙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冠心病是世界性现代社会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从疾病结构上:美国从1940年起持续第一位。我国的疾病结构已经发生很大变化,1957年冠心病占第五位,1975年上升到第二位,1984年已经上升到第一位。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心肌梗死:症状严重,由冠状动脉闭塞致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所致。一、心理社会因素(一)应激性生活事件(二)负性情绪抑郁焦虑愤怒、敌意(三)A型行为类型(四)缺乏社会支持社会交往少人际关系差应激性生活事件、负性情绪与冠心病发病相关的因素(1)急剧的情绪波动与猝死的相关性。医学文献记载猝死者多数为急性心肌梗塞所致。许多突然的生活事件可以产生焦虑、恐惧、愤怒、内疚和沮丧等负性情绪。有大量证据表明,丧亲与健康恶化或很快死去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过分悲痛的亲属会出现食欲不振、头痛、睡眠障碍。 Parkes等人随访了一组中年寡妇后发现,由于冠心病和动脉硬化、在服丧期的最初6个月内,死亡率能增加60%.应激性生活事件、负性情绪与冠心病发病相关的因素(2) 战争灾难可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1971年孟加拉国内战争期间,心血管病的死亡率增加了54‰. 职业的变动和职业的性质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有人观察,成年以后换过几个不同工作岗位比多年来一直从事同一工作的人,患冠心病的机会更多;研究医学不同专业的心理紧张与冠心病的发病率,普通医师和麻醉师工作相当紧张,压力很大,其发病率要比那些不大紧张的皮肤科和病理医生高。

双心病--冠心病与心理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6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