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消防防火责任制度.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消防防火责任制度 为了加强消防安全工作,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切实做好本工地内部的防火、灭火工作,保护集体财产和职工的人身安全,根据本建筑施工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特制定本制度。施工现场建立防火责任制,职责明确。开工前按施工组织设计防火措施需要,配置相应的灭火消防器材。认真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防消结合”的方针,各施工人员都改革遵守消防法规,有义务配合工地安全领导小组做好消防工作。明火作业要严格管理,要符合有关规定。工地禁火区内,严禁吸烟和带入任何火种,特别是木工车间及木料堆放场地,毛竹模板等易燃物的堆放处,油漆堆放库和油漆涂料调配间等重点部位。施工现场用电,应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加强管理,以防发生电气火灾。临时工棚,禁止使用电炉,禁止用毛竹片、脚手架垫片、木材等烤火取暖,禁止乱接乱拉电线。各宿舍、工棚及施工场地电气设备要定期检查维修,发现电线老化,绝缘不良、漏电现象立即更换。负责定期向职工进行防火安全教育和普及消防知识,学习《施工现场灭火方法》。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必须立即消除。任何施工人员都有义务准确地向消防报警(火警119)讲清楚起火地址,并有义务参加补救工作。对在消防工作中,能规范地执行防火规章制度,爱护消防器材,发现消防重大险情隐患及在火灾发生中积极参加补救,事迹突出者,项目将给予表彰、奖励。各施工人员要保护好工地内所有的消防器材。违反以上制度,按有关规定处罚。施工现场灭火方法:窒息灭火方法窒息灭亡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气体)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使火熄灭。这种灭火主法仅适用于扑救比较密闭的房间、地下室和生产装置设备等部位发生的火灾。这些部位发生火灾的初期空气充足,燃烧比较迅速。随着燃烧时间的延长,由于被封闭部位的空气(氧)越来越少,烟雾及其他燃烧产物渐渐充满空间,因此,燃烧速度降低。当空气中的氧含量降低到14%~18%时燃烧即将停止。在火场上运用窒息法扑灭火灾时,可采用石棉布、浸湿的棉被、帆布、海草席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用水蒸气、惰性气体或二氧化碳,氮气充入区域内;利用建筑物原有的门、窗以及生产贮运设备上的部件,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流入,以降低燃烧区内氧气含量,从而达到窒息燃眉之急2的目的。采取窒息法扑救火灾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燃烧部位的空间必须较小,又容易堵塞封闭,且在燃烧区域内没有氧化剂物质存在时;采取水淹的方法扑救火灾时,必须考虑到水对可燃物质作用后不致产和生不良后果。采用窒息法扑灭火灾后必须在确认火已熄灭时,方可打开孔洞进行检查,严防因过早打开封闭的房间或生产装置,而使新鲜空气流入燃烧区,引起新的燃烧,导致火势猛烈发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阻止火势迅速漫延,争取灭火战斗的准备时间,可采取临时性的封闭窒息措施或不先打开门、窗,使燃烧速度控制在量底程度,在组织好扑救力量后,再打开门、窗,解除窒息措施。采用惰性气体灭火时,必须要保证充入燃烧区域内的惰性气体的数量,使燃烧区域内氧气的含量控制在14%下,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却灭火法冷却灭火法是扑救火灾的常用方法,即将灭火济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体上,使可燃物质的温度降低到燃烧点以下,以终止燃烧。在火场上,除了用冷却法扑灭火灾外,在必要的情况下,可用冷却剂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设

消防防火责任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6919636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1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