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潮州·广济桥.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潮州·广济桥
有一首耳熟能详的古民谣至今仍在海滨邹鲁的山山水水间流传:“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
潮州广济桥,是一座被数不尽的传奇浸润的古桥,是一幅匠心独运的魅丽艺术长卷。
始建于宋乾道七年的潮州广济桥,以“十八梭船二十四洲,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两只鉎牛一只溜”的风貌及“仙佛造桥”的美丽传说,与赵州桥、卢沟桥、洛阳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历八百多年风风雨雨的广济桥是潮州的地标性建筑,已成了海外潮人魂牵梦系的地方,更是普天之下潮人心中的骄傲,是维系天下潮人的“魂”。
而今的广济桥,美若一支悠扬的凝固乐曲,在广济城楼上奏起序曲,在亭阁间舒缓盘旋,在梭船上低吟浅唱。这支乐曲,流淌在韩山韩水之间,演绎着厚重的历史,深邃的文化、古朴的民风,诠释着历史与文明。
牌坊街
你用不着刻意玩穿越,一走进潮州牌坊街,随着脚下的青砖一路延伸,如同走进一片又一片纪录历史的竹简,座座的牌坊在你不经意时已带你穿越沧桑的历史时光,将逝去的岁月分割得棱角分明。
经历了千年风风雨雨而又复古原貌的潮州牌坊街,座落在长长的太平路上,被人美誉为中国第一牌坊街。20多座形式各异的石牌坊,演绎着20多个古色古香动人心弦的故事,汇聚了这个城市的民间智慧与人文文化。
每一座牌坊,或为功名,或为职官,或为驰封,或为贞操,独特而意义深厚的故事,告诉来到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潮州是怎样的一座古城,潮州人是怎样的人。
牌坊街两旁每一间楼阁都古朴典雅,走在街上,你会见有人在里面品茶,闲聊,或有人在下棋观棋,让你立刻领略到潮人的安逸及从容不迫的性格。
走在街上,你会浏览到古城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光彩:木雕、陶瓷、潮绣、麦杆画…你会听到潮州音乐及潮曲的委婉清雅,你会闻到美誉中外的潮州小吃的芳香:咸水果,猪脚圈,腐乳饼,鸭母稔,春饼,牛肉丸、粿条汤…这一切让你目不暇接,耳闻美音,口福多多。
你走进牌坊街,便会同潮州人千年文明亲密接触,你就总会感到历史的脉搏在你心中跳动。
韩文公祠
是谁教潮州山水改姓韩?恶溪改韩江,笔架山改韩山,并因此有了景韩亭,有了祭鳄亭,有了昌黎路及昌黎路小学,有了昌黎旧治牌坊?
是当年被贬来潮州当刺史的唐代思想家、文学家韩愈,韩愈又自称昌黎韩愈。
潮州老百姓心好,潮州人多情及感恩,为感谢并纪念来潮八月而捐出为官八个月的所有俸银延师兴学、驱赶鳄鱼、关心农桑、赎放奴婢的韩愈的功绩而让山水改了姓。
韩愈在潮州任刺史时,最常登笔架山游览,并亲手种下一株橡木树。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知军州事丁允元,从城南迁建韩文公祠到笔架山韩愈当年所种橡木的地方,从此有了潮州八景之一的《韩祠橡木》。
后来,潮州人民于祠前广场建了一座古书形状的石雕,刻写上韩公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以警醒潮人的德行。祠内石柱镌刻对联,四壁环立历代碑刻40面,祠右侧,辟建近百米“天南碑胜”碑廊,令千年古祠更加庄重典雅,文气斐然。
当人们瞻仰韩愈塑像,望着“百世师”的木牌匾及“功不在禹下”的碑刻,除了对韩愈充满敬意之外,一定会想起为官为师之道。
开元寺
任你正穿越灯红酒绿余兴未尽,任你正享受荣华富贵而沾沾自喜,任你正为仕途无阻而趾高气扬,只要你踏进开元镇国禅寺——潮州开元寺你一定会在刹那间被震慑住了。

潮州·广济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oy_001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