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启蒙运动
导入:
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启蒙运动”不仅限于17-18世纪欧洲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启蒙运动”,还从更大的视野来思考。
就欧洲文明角度来说,现代西方文明,伴随着一场漫长的启蒙运动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第一阶段是文艺复兴运动新兴资本主义观念的萌芽,到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在个人生活领域确立了自由,在公共生活领域确立了法治和民主,确定了现代西方文明的基本框架,再到20世纪以来的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思潮,对现代文明的自我反思与疗伤时期,甚至以后现代主义这种极端方式,试图在现代文明世界树立起继续启蒙的大旗,要求继续解放思想。
就中国文明而言,最早的启蒙运动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历经1000年时间,形成“三教合一”的中国农业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即所谓入世为儒,出世为道,转世为佛,型构了中国古代精神文化一种稳定的“三角形态”。现代文明中的启蒙运动,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器物层次的启蒙的洋务运动,到制度层面启蒙的戊戌变法,失败了。第二阶段精神启蒙的新文化运动开始(注意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核心是民主与科学,但不彻底的,留下了很多历史问题,直接推动了第三阶段马克思主义启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启动的思想启蒙,又经历了三种形态,第一种是革命形态,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种形态是从革命到建设的过渡形态,时间跨度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三种形态是建设形态,开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经历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诸阶段。
(参考魏则胜《无法告别的启蒙》载《羊城晚报》2010年1月18日a12版)
一、历史基础
1、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化与拓展
资本原始积累、宗教改革、科技突破,使资本主义发展方向逐渐明确,需要从理论上弄清问题,启蒙运动应运而生。
2、12-18世纪封建专制危机,资产阶级实力不断壮大,不需王权庇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需要理论解释。
3、封建教会与自然科学的思想与成果唱反调。宇宙得到充分认识、科学解决了所有问题、人类教化可达至善,从而否定了上帝全知、全能、全善的地位。
总体来说,启蒙运动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发展、资产阶级上升时期。
二、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
1、资产阶级新意识形态反旧传统、旧知识、旧社会,产生理性主义、启蒙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浪漫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启蒙主义是这些新意识形态中的一个主要思想。
2、基本路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
3、基本特点:理性与进步。受控制物质世界法则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直接影响,到控制人类社会法则的自然法则,理性运用到所有领域,所有人、所有制度、所有传统都要经过理性的检验。
4、在经济上有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思想取代重商主义,在宗教上有无神论、不可知论、自然神论
“砸烂可耻的东西”,在政治上有契约论代替君权神授。
5、启蒙主义者不是限于英国人、法国人、欧洲人,而是立足于人类的成员,从全球的角度思考普世法则。
三、启蒙思想简介
1、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1679)
(1)出生于英国南部乡村牧师家庭,入牛津大学—贵族家庭教师—游历欧洲—当培根秘书将其作品译成拉丁语—1640年内战期间随贵族流亡巴黎—给查理二世当数学老师—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效忠国王—专制主义立场得罪贵族利益—无神论遭教会攻击—晚年转向文学历史(87岁翻译荷马史诗成英文),91岁,《利维坦》
(2)以经验论为基本原则,概括了伽利略的机械力学、笛卡尔哲学、重视几何方法(40岁时在受欧几里德《几何学原理》启发用几何方法思考人性国家问题)。
(3)哲学与科学是一回事,对象是“物体”,包括自然物体的自然哲学、人工物体的公民哲学,其中,人,既是自然物体,也是人工物体。
——人作为“自然物体”:人类原本生活在在、“自然状态”中,“自然本性”支配行为和思想,自我保存、趋利避害、追求利益,“全人类都至死方休永不停息地追求权力,因为他不能确保在不获取更多的权力的情况下,还能否保持目前已经拥有的权力。”
——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权利,导致采取一切手段去占有一切,是正当的,但也会陷入“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于是,自然法开始起作用,理性要求人们必须遵守共同的生活规则即“自然法”,自然法是根据理性建立起来衡量善恶标准的道德哲学,如正义、公道、谦让、慈悲等,“像我们愿意别人对待我们那样对待别人。”
——但是自然法只有道德约束力,没有强有力的公共权力,“任何人就会并且可以合法地依仗自己的能力和技术防御别的一切人。”
——产生契约:把自己的自然权利转让给一个人或会议,组成国家,“但当起大家的人格的一个人格,集中了大家意志的一个意志,掌握了大家权利的公共权利”。即《圣经》
第八讲 启蒙运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