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戏剧的情节,分析戏剧的矛盾冲突,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2、过程与方法:体会丁西林剧作文理交融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比较丁西林与老舍的幽默。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2、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文科和理科可以彼此渗透,文学与科学就应该相互融合。能够横跨文理两个领域的人是出类拔萃、屈指可数的,而丁西林就是其中幸运的一个。他的第一身份是北大物理系教授,在物理科学领域,他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的第二职业是戏剧作家,在戏剧创作领域,他独树一帜,自成一家。很难想象,在戏剧创作中感性与理性的碰撞、交织会是怎样一种天地。这一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他的独幕剧?《三块钱国币》,去体味他文理交融的独特风格。二、概括情节师:尖锐的矛盾冲突是戏剧的灵魂,而矛盾冲突的载体是戏剧的情节。那么情节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生: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师:这是一部独幕剧,独幕剧是全部剧情只用一幕演完的戏剧。虽篇幅较短,容量较小,情节较为简单,但要求所写事件的矛盾冲突的全过程,必须集中于同一时间、地点,即在一幕之中得到最完整、最集中、最充分的展现。所以对情节的安排更须独具匠心。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部戏剧的情节。明确:讲一个女仆李嫂打扫卫生时不慎打破了吴太太的一只花瓶,吴太太要她赔偿,可是李嫂身上仅有三毛钱,无力偿还,可是吴太太不依不饶,非要当掉她的铺盖来弥补自己的损失。这个时候,大学生杨长雄看不过去了,挺身而出,替李嫂打抱不平,与吴太太展开舌战。久经沙场的吴太太骂起人来是专业水准,杨长雄自然不是她的对手,吴太太句句紧逼,杨长雄忍无可忍,抓起她的另一只花瓶摔在地上,花瓶碎了,杨长雄随即赔给她三块钱国币。这时帷幕缓缓落下。师:根据刚才那位同学的介绍,我们尝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部戏剧的情节生:打破花瓶、要求索赔、激烈争吵、打破“花瓶”。本剧以打破花瓶开始,又以打破花瓶结束,只是,此花瓶非彼花瓶。三、鉴赏内容师:刚才我们概括了情节,接下来我们说说内容。根据事情的起因,这部剧本来应该是写女仆与女主人的冲突,可是却转移到大学生与女主人的冲突并且发展成为焦点。那么大学生和女主人究竟过了几次“招”?他们每次争论的核心是什么?请同学们讨论解决我提出的两个问题。师(该不该赔,该不该当,该不该骂),就是这三次激烈的争吵使吴太太和杨长雄的形象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脑海。我们知道: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物心理、活动的外现。我们在鉴赏戏剧的人物形象时,要紧紧抓住人物的语言。在这部剧作中,除了有个性化的语言之外,作者在舞台说明部分,给每个人物都有一句经典的评价,请同学们抓住作品中的这些要素,讨论分析吴太太、杨长雄、成众的性格,分析时要有理有据。吴太太“如果外省人受本省人的欺侮是一条公例,她是一个例外”师:这句话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告诉我们吴太太是外省人,不好惹。)师:这只是描写了吴太太的概貌,而性格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请同学们以事实为依据,剖析吴太太的性格。(尖酸刻薄,表现在对杨长雄的辱骂上。冷酷无情,表现在对女仆李嫂的态度上,明明知道人家没有偿还能力,还要强人所难,让李嫂当掉仅有的家当——铺盖。)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到位。花瓶该不该赔——该,谁损坏,谁赔偿,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不该以这样的形式,可以象征性地赔三毛钱,李嫂会领你的情或者延
《三块钱国币》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