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用弹簧长度L代替x,F-L图线也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来源:学*科*网]
-x直线可求出k值
,才能探究得到真实规律
解析:“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利用F-x直线可求出k值,但不一定要求解出k值,实验中结果用弹簧长度L代替x,F-L图线不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作图时绝大多数点通过直线,偏离较大的点舍去.[来源:学科网ZXXK]
答案:C
2.(2010年高考福建理综卷),将原长约200 mm的橡皮筋上端固定,在竖直悬挂的橡皮筋下端逐一增挂钩码(质量均为20 g),每增挂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橡皮筋伸长量;当挂上10只钩码后,再逐一把钩码取下,每取下一只钩码,,.(填选项前的字母)
,而减挂钩码时Δl与F不成正比
,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比减挂钩码时的大
,增挂钩码时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减挂钩码时的相等
,导致橡皮筋超出弹性限度
解析:从图像看出,图线呈非线性关系,说明所挂钩码已使橡皮筋的形变超出弹性限度.
答案:D
,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
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F-,图象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图示倾斜直线可求出其斜率,从而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200 N/, cm时,向下施加外力F为零,说明没加外力时弹簧已有一个伸长量,这主要是由于弹簧自身重力作用造成的.
答案:200 N/m 弹簧自身所受重力[来源:学|科|网]
:一轻弹簧竖直悬挂于某一深度为h= cm,且开口向下的小筒中(没有外力作用时弹簧的下部分位于筒内,但测力计可以同弹簧的下端接触),如图甲所示,如果本实验的长度测量工具只能测量出筒的下端弹簧的长度l,现要测出弹簧的原长l0和弹簧的劲度系数,该同学通过改变l而测出对应的弹力F,作出F-l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________ m.
解析:由胡克定律可得:
F=kx=k(h+l-l0)=k(h-l0)+kl.
因此F-l图线的斜率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k= N/m=100 N/m,
k(h-l0)=10 N,得l0= m.
答案:100
5.(2011年日照模拟) ,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
2012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试题_2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