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人,戏中人——浅谈《步步惊心》原著与电视剧的人物曾经守着电脑,满心期待地看《步步惊心》,看完后没有雀跃,反而有些许落寞。一方面因为剧的结束,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剧与小说还是有落差。因为追了太久这部电视剧,对他的期待就像是小芽到大树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点点累积成的。我很爱这部剧,因为他有一个很好的制作团队,有一群非常到位的演员。从主角到配角,甚至到跑龙套的小角色,都极少有敷衍的迹象。从刚开始看着觉得不合适的四爷吴奇隆和八爷郑嘉颖在看完后却是有了角色上身的感觉,一直对不熟悉的演员刘诗诗也觉得她极好的表现出了若曦,甚至现在让我再想,我也找不出可以替代他们的人。服装自然不用说,稍有追过一段时间剧的人可能都有了解到,剧里的服装有好一些都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配饰也是极尽精致。但也有不对劲的地方。细想之下,才发现,虽然剧情上基本按了小说,但却在细节上加以改动,而这些改动透露出编剧与小说原作者所要表现的人物其实并不相同。。事实上,每个人物和情节或多或少都因为细节缺失而改变了部分人原来的样子。先从变动少的入手。若兰。小说里的若兰因爱人的死,而对爱心死,入八爷府后一改原本活泼开朗的性格变成了清冷的性格,大多时间用在诵经念佛,惟有对惟一的妹妹若曦时才能看到些生色,对八爷更是避而又避。刘心悠的若兰完全表现出了书里的若兰清冷和慈爱的一面,而且典雅的外表加上配的妆容更像是书里走出的人物。我觉得编剧在她身上的加减戏相对来说是得当的,多加的几次入宫与若曦的体己话,都像是一个似慈母的长姐对妹妹的关爱。但也有我觉得不尽如人意的改编。电视剧里八爷因毙鹰事件卧病不起后,十爷和十四找过若曦,问有什么话要带给八爷,若曦写了一封信于若兰。后若兰念给八爷听,并说若曦教会了她放下。而小说里的若兰有放下吗?其实若兰一开始就不恨八爷,本就是她阿玛将心上人派往前线,虽然是八爷打听所致,但八爷的无心,若兰也是知道的。她不能接受八爷,不仅是因为有隔阂,更重要的是她是个痴心的女子,她的一生都在那场斯人已逝的爱情中。所以她不可能放下,而她死前若曦之所以为她求休书,也是因为这样。编剧保留了死前求休书,而在前面加了矛盾情节。绿芜。绿芜在书中出场的机会很少,她与若曦其实只在元宵节见过一面,电视剧里头若曦在元宵节却是第二次和她相见,因此只看电视剧的人未必理解绿芜为何要穿男装出行。书里头原话是这样:两人并肩而行,巧慧和那个小厮跟在身后。走了会子,十三道:“我请了绿芜姑娘一块赏灯。”我想了想,问:“是我们上次去的那院子的主人吗?”他点点头,我笑说:“好啊!正觉得人少不好玩呢!再说上次我用了她的披风,至今还没当面谢谢她呢!”十三听完,停下,笑着回头对那个小厮说:“我说得不错吧?”我随着他停了脚步,迷惑地也转回了头。那个小厮忙笑着上前两步,双手合拢做了个揖,说:“十三爷说姑娘不是一般人!我还不信,今日一见,才觉得十三爷果然没错。”我也笑道:“这应该就是绿芜姐姐了吧!不知道姐姐今日要来,否则就把姐姐的披风拿来了。”一面说着,一面想,看她上次房间的布置,就知道她虽流落风尘,但必是一个心高气傲之人,唯恐别人看轻自己,所以不愿直接与我相识。绿芜扮男装实际上是为了等十三先探若曦的口风,知道若曦不看低自己后才敢上前。电视剧的改动确实使得绿芜没有那么酱油了,却不经意间将这个女子烈的一面隐去,虽然不至于煞风景,但未免可惜,而且后来绿芜之
《步步惊心》人物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