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鹤壁煤电三矿矿井采区初步设计.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0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需图纸,QQ153893706
前言
采区设计是根据实习单位鹤壁煤电三矿的原资料进行编写的。设计中的一些重要数据和图表都是以三矿的地质资料、地质勘探图、底板等高线图、综合柱状图等为依据,严格依照《毕业毕业设计大纲》的要求进行的。
在本人的努力及老师的指导下,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实践性。在进行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设计规范》的要求,注重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的学习,并结合设计的经济效益、安全观念和所学专业知识。勇于创新认真完成了毕业设计的全部内容。
设计主要分为九大部分:包括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采区地质概况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采区方案设计,采煤工艺,采区生产系统,采区施工设计,安全技术措施等。设计在内容上以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主线,力求在阐明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密切结合矿井的条件,采用先进的开采方法进行开采,解决了设计中的各种主要技术问题。
由于学识水平和实践经验有限,加上时间的仓促,本设计中难免出现某些缺点和错误,在此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进行批评指导。

目录
矿井概况
第一节井田地质概况
第二节地质特征
第三节矿井生产状况
采区地质情况
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
采区储量
采区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采区方案设计
采煤方法的选择
采区巷道的布置
采煤工艺
落煤装煤和运煤
工作面支护顶板管理及采空区处理
综采工艺
生产技术管理
工作面设备
采区生产系统
采区运输
采区通风
采区供电
压风系统
防尘注浆
采区排水
采区施工设计
安全技术措施
采区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第一节井田地质概况
一. 地理位置及交通位置
鹤壁三矿位于鹤壁煤田中部,矿井北至F11, F13断层,,,距京广铁路汤阴车站21km,鹤壁铁路支线从本矿工业广场穿过,距鹤壁北站1千米,鹤壁集至汤阴公路从本矿东北穿过,公路及铁路交通方便。矿井南北走向5㏎,㏎,㎡交通位置图详见图1-1-1。
二. 地形地貌
本区处于太行山及华北平原过度地带,地势北西高,东南低。区内呈低缓丘陵地貌,最高为黄牛坡北岭,海拔+247m,最低为酉河河谷,海拔+140m,沟谷大致南北走向。
三. 地表水
区内有两条小河经过,汤泉河位于本井田南翼,发源于北圣沟村角的汤泉,向东流经较场,罗村而流出井田,~, , 河流经鹤壁集,马驹河村,位于井田北部边界,水源来源于一矿井下排水和鹤壁集工业废水,常年有水,平时流量很小。
四. 气象及地震
本区属北温带大陆干旱性气候,根据有关气象资料,1958年以来,鹤壁矿区气候温和,光热资源充足,,%,℃,℃,最低气温-℃年平均相对温湿度60%,。 mm多集中在7、8月,, mm, mm,年最大蒸发量为mm , mm。年主导风向为南北向,。-.
根据两年的统计资料,8月至来年2月多为北风,最大风速23 m/s。3月至7月,多为南风,最大风速14 m/s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Ⅷ度。
矿区煤炭生产以及规划概况
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是鹤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的股份公司,公司2004年在册员工19437人,,,,。,6对生产矿井,。公司目前拥有三、四、六、八、九,十矿六对主力井和坑口电厂。
,公司资产总额和销售收入均超过50亿元。
六. 现有水源,电源概况
<一> 水源
目前矿井的水源为奥陶系灰岩水。
取水方式:井下钻孔,现有6个钻孔。其中5个使用,总取水量为5493m3/
<二> 电源
目前矿井现有一座35/6kv变电所,设主变2台,型号为SI-7500/35,7500kv,35/6kv双回路35kv电源分别取自大湖1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鹤壁煤电三矿矿井采区初步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34638941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3-11-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