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温胆汤加味治疗内耳眩晕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温胆汤加味治疗内耳眩晕症【中分类号】R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555—01本人自2010年起,从温胆汤加减治疗内耳眩晕症40余例,获效满意。方药组成:陈皮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竹茹6克,枳实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地龙15克,甘草10克。根据不同临床表现随证加减,痰湿内盛者加石菖蒲、白蔻仁各15克,湿甚者加苍术、厚朴各10克,湿郁化热者加黄苓、龙胆草各10克,气血亏虚加党参、黄芪、当归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1周。方解:温胆汤为治疗痰湿的名方,罗美《古今名医方论》认为该方“以竹茹清胃脘之阳;而臣以甘草、生姜,调胃以养其正;佐以二陈,下以枳实,出三焦之痰壅;以茯苓平渗,致中焦之清气。”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认为此方“用二陈专和中焦胃气,复以竹茹清上焦之热,枳实泻下焦之热,治三焦而不及于胆者,以胆者为生气所从出,不得以苦寒直伤之也。”综上二家所论,本方虽以温胆名之,实治在三焦。而三焦为气与水液运行的通道,本方可条畅三焦之气机,化三焦壅滞之痰涎。典型病例:祁某,女性,48岁。2012年3月18日就诊。患者突发眩晕、呕吐3天,静卧于床,不能进食,动则眩晕加重,舌质白,苔黄腻,脉弦数。头颅CT及颈椎X线片均无明显异常。诊断为内耳眩晕症。治拟化痰清热。处方:陈皮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竹茹6克,枳实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地龙15克,黄岑10克,龙胆草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1周。诸症消除,随诊半年,未见复发。疗效标准: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停药后半年内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停药后半年内有复发。无效:无明显好转。治疗效果:痊愈25例,显效56例,无效4例,总效率为95%o讨论:内耳眩晕症,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内耳迷路水肿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属中医眩晕范畴。根据“无痰不作眩”“怪病多痰”等论述,及长期临床观察,笔者认为本病大多系痰饮内阻所致,其致病原因在于痰湿,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上蒙清窍,发为眩晕。中医认为,痰湿作为病理性产物,主

温胆汤加味治疗内耳眩晕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tteee8
  • 文件大小62 KB
  • 时间2019-03-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