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文地理.doc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文地理14521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面上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传播的一门学问。和自然地理相对并立,而且交光互影,有密切关系。自然地理有地貌、气候、水文和植物、土壤等分科,正如人文地理有人口、聚落、交通、产业等分科一样。近30年来,尤其是英美两国,人文地理学经过计量革命,采用模型方法,响应社会福利运动,在学科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大有改进和创新。同时更与新兴的环境科学、行为科学和生态科学相结合,以求解决世界性的社会福利问题。目前全球各国人口膨胀,城市扩展,自然灾害,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失去平衡等,都是人谋不臧之故。今若欲探究其中因果,明了其空间分布,分析其行为因素和追寻传播方式,以及预测未来趋势等,都是属于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因此这学科在近年来,风起云涌,成为研究世界问题的重要科研学术。我国开国之初,沿袭苏联地理学的观点,将地理学分成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两大分支,各自独立成科,而将地面上复杂的人文现象限制于狭窄的经济生产配置范围之内。60年代的苏联地理学界,体识到非经济社会现象的重要性,如人口的组成和迁移、聚落的形式和分布,习俗的产生和演变等现象,都应加以描述和解释,更值得研究和重视,因此将经济地理学的范围扩大,包括非经济的社会现象,而改称为“社会经济地理学”,实际上也就是西方的人文地理学。同‘时苏联地理学家重视规划和布局,因此主张应与自然地理学相结合,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故又称为“建设地理”。自1980年以来,我国有不少地理学家,提议恢复并发展人文地理学,并且主张在经济地理和历史地理的基础上,先发展人口地理、城市规划和旅游地理,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果。1981年,作者幸获美国傅伯雷氏奖金(FulbrightFellowship),前来祖国访问,为期一年,从事研究与讲学,此为首次中美文化交流节目,并蒙匹大当局允准休假一年,又承北京大学相邀,由林超教授主持在地理系作人文地理学十讲,其讲稿即为本书之胚胎,设若当年无此机缘,则本书之问世,亦无可能,作者趁此机会,谨对各方之协助,深表谢忱。作者早年,获当代声誉卓著之人文地理学家詹姆斯()教授,以及美籍英裔迭更生()教授之教诲,启迪殊多。詹姆斯教授曾与哈佛大学之惠特莱西(DerwentWhittlesey)教授、芝加哥大学之罗伯特()教授等合创“upance”学说,作者译为“文化史层”,国内李旭旦教授译为“连续居住”,在欧美风行一时。詹氏的学说,一反自然环境控制说,而可说是“文化控制论者”。作者早年曾作台湾文化史层的探讨,颇为国际间所重视,饮水思源,实受吾师詹氏启发之赐。吾师迭更生教授,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其所著“CityandRegions”(城市与区域)一书,实为目前城市地理之滥觞。而今两师均已作古,作者受教之余,无以为报,本书之作,或可为悼念与追崇两师之至意。作者执教美国大学,数十年来,所授科目,均不出人文地理学范围,60年代曾去英国任教一年,亦以人文地理为主,在此漫长教学期间,能有缘与英美地理学同行相互切磋,辩难之余,获益良多。本书内容,多采自西方人文地理学之研究精华,附有主要参考书目,因印刷困难,未完全列入。其所附地图,则大多采自乔登与能特里()教授所著者,作者于此亦深表谢

人文地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行舟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