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论证:演绎推理是从已知的一般性原理推出个别性论断正确的一种方法,演绎推理的方法有多种形式,但最重要的是三段论。三段论演绎推理的形式如下:(大前提)M是P(小前提)S是M(结论)所以S是P三段论就是这样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用文字表述,就是说,凡是M类事物都具有P特点,S是属于M类事物的,所以,S也具有P的特点。演绎论证是用正确的理论或公认的原则、原理、定理、定义作大前提,来证明论点所提倡方法的正确性、有效性和可行性。【例】(大前提)正义的事业(M)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P)。(小前提)我们的事业(S)是正义的事业(M)。(结论)所以,我们的事业(S)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在实际论证中,我们经常省略了人们熟知的大前提或者是小前提。【例】(省大前提)(小前提)我们的事业(S)是正义的事业(M)。(结论)所以,我们的事业(S)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例】(大前提)正义的事业(M)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P)。(省小前提)(结论)所以,我们的事业(S)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归纳论证:运用归纳推理形式所进行的论证,也是论证的主要方法。归纳推理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它从许多个别的事例中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在中学议论性文章的归纳论证中,我们使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法中的简单枚举法。其形式如下:S1是P,S2是P,……,Sn是P,S1,S2,……,Sn是S类的部分对象,并且没有遇到反例,所以,所有的S是P。这种简单枚举法是以经验的认识为主要依据,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并且没有遇到与之相反的情况,从而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例】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才。孔子研读古书,韦编三绝,终于成为伟大教育家和思想家。杜甫苦读诗书,读破万卷,终于成为人人敬仰的一代诗圣。周恩来博览群书,常常省下饭钱买书读,终于成为振兴中华、开创新中国的一代功臣。纵观古今伟人,无一不是刻苦学习的典范。因此,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才。【说明】归纳论证法可以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类比论证:运用类比推理形式所进行的论证。类比推理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特点)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另一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这是一种从个别事物到个别事物的推理方法。类比推理的形式是:A对象具有属性a、b、c、d,B对象具有属性a、b、c,所以,B对象也具有属性d。类比论证就是比较分析两个或两类事物的共同点,据此推论出它们可能还具有另外的共同点,从而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课文《为学》)【说明】例子中富僧欲买舟南下却做不到,而贫僧仅凭一瓶一钵走到南海。这件事情与“为学”的共同点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所以这里用了类比论证法论证了“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的中心论点。用这种方法推出的结论,会有或然性,还需要实践来检验。但用这种类比法可以向人们预示
论证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