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传递滋补情:“圣药”阿胶与名人阿胶与李世民东阿境内千年流传的民间掌故说到,想当初,尽管李世民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但在山东境内,却遇到强人王世充。那王世充也不是等闲之辈,一阵厮杀下来,李世民小受顿挫,人困马乏,遂引军进入东阿县休整。东阿人就以阿胶熬汤来拥军。说也奇怪,大队人马第二天就精神焕发,居然一鼓作气打败了王世充。唐代《元和郡县志》记载,太宗时,朝廷派遣大将尉迟恭光临东阿县,封存阿井,宣布自此之后当地闲杂人等一律不得私启井封,制造阿胶,否则杀无赦。只有官家才可以“启封而取水”,“熬胶进贡”。阿胶与慈禧同样也是在宫廷。慈禧年轻时,身怀六甲,却胎漏出血,久治不效,后幸得东阿阿胶,才得以安胎顺产,那小阿哥就是后来的同治帝。咸丰皇帝感于东阿阿胶的神奇疗效,特赐予制胶师傅三件宝:一是四品朝服黄马褂一身,二是进宫用手折一个,三是赐“福”字牌号。后来的慈禧对东阿阿胶情有独钟。阿胶成为其延年益寿的重要滋补品。晚年的慈禧又赐东阿制胶师傅她的画像一幅。阿胶与朱熹《朱子文集》里收录了南宋著名理学大师朱熹给母亲的一封信,里面说:“慈母年高,当以心平气和为上。少食勤餐,果蔬时伴。阿胶丹参之物,时以佐之。延庚续寿,儿之祈焉。”其言切切,其心拳拳,于日常闲话之中传达出其至孝之心。阿胶与曾国藩同样是书信里的故事。据《曾国藩家书》载,在外为官的曾国藩经常会给家里寄一些家常日常之品,其中重要的有两项,几乎每次都会出现,那就是阿胶和母亲用的东西。以下资料均出自《曾国藩家书》: ,余寄回银四百两、高丽参半斤、鹿胶阿胶共五斤、闱墨二十部,不知家中已收到否? ,付回五品补服四付,水晶顶二座,阿胶二封,鹿胶二封,母亲耳环一双。竺虔到省时,老弟照单查收。阿胶系毛寄云所赠,最为难得之物,家中须慎重用之。 ,引见以知县用,七月却身还家;母亲及叔父之衣,并阿胶等项均托西垣带回。 ,发一家信,由廷芳宇明府带交。便寄曾希六陈体元从九品执照各一纸,……母亲大人耳帽一件,膏药一千张,服药各种,阿胶二斤,朝珠二挂,笔五枝……他把阿胶作为一种家常必备用品,供母亲日常滋补之用,表现出其对母亲的深切关怀与挂念之情。即使在今日我们也不难看到孝顺的儿女每次回家都要给自己的父母带回阿胶的例子。与阿胶有缘的历史人物曹植赋诗赞阿胶曹操之子曹植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梵呗音乐的创始人,他的“七步诗”脍炙人口,他曾经做过“东阿王”,初来东阿,骨瘦如柴。后来因为常食阿胶滋补,身体受益非浅,于是感念而作《飞龙篇》:“授我仙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还精补脑。寿同金石,永世难老。”曹植诗中所指的仙药,就是东阿阿胶。贵妃姐妹与阿胶著名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曾这样描述杨贵妃的皮肤:“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凝脂”就是说杨贵妃的皮肤非常细嫩光滑。什么使杨美人有如此令众多女性羡慕甚是嫉妒的肌肤呢?“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就是她的秘诀。据说当年为了皮肤细嫩光滑,杨贵妃每天都吃一道药膳,也是一个民间验方,叫“阿胶羹”,其主要原料是东阿阿胶,东阿阿胶是“补血圣药”,它能够养血润肤、美容养颜、延缓衰老。明代的朱克生却笑说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说她一天三盏地吃阿胶是为了取悦唐明皇:虢国夫人娥眉长酥胸如兔裹衣裳东莱阿胶日三盏蓄足冶媚误君王慈禧得子源于阿胶史书记
阿胶的相关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