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观《大明劫》论明朝医德.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莄观《大明劫》论明朝医德莂膆班级:针灸推拿本科三班螄学号:2013124048蒄蒈【摘要】明代医德既考虑对医者的要求,又有对患者的提醒,共同特点是反对金钱腐蚀,反对把医术作为单纯谋利的手段,对借医术敲诈财物的行径深恶痛绝,强调保持医学救死扶伤的祟高目的,保持医学为健康服务的功能。袈【关键词】明朝医德不欺不庸仁心轻财薃薄医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在明朝,主要分为这四大类:不欺;不庸;仁心;轻财;明代医德既考虑对医者的要求,又有对患者的提醒,共同特点是反对金钱腐蚀,反对把医术作为单纯谋利的手段,对借医术敲诈财物的行径深恶痛绝,强调保持医学救死扶伤的祟高目的,保持医学为健康服务的功能。在医德运行机制上,他们尚停留在医德现象领域,借因果报应之说,劝人们作阴功之举,以推动人们对医德的侍奉。衿“古人延医,如求良将。良将系众之死生,国之存亡;医系人之安危死生,眷属之悲欢聚散。岂非天地间最重大事故!”【1】莆不欺薆“回督师,我吴又可只是一介游医,才疏学浅,不可能担此重任”“这可是数十年一遇的大疫,我吴又可只是治愈过单个病患,毫无控制瘟疫蔓延的经验”吴又可毫不掩饰对瘟疫的不足信心,此乃不欺也。蚄李梃对医德要求概括为一点,就是不欺。“屡用屡验而心有所得,不篡集以补报天地,公于人人者,亦欺也,欺则天良日以蔽塞,而医道终失;不欺则良知日益发扬,而医道愈昌。”【2】“既诊后对病家言必以实,或虚或实,可治、易治、难治,说出几分证候,以验自己精神;如有察未及者,直令帮助,不可牵强文饰,务宜从容拟议,不可急迫激切,以致恐吓。”【3】芀不庸肈“不死于病,乃死于医”,此种情况下,吴有性认为“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方,原无明论,是以投剂不效。”【4】“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5】。吴又可能以提出新的理论而不拘泥于古法,足见其才。莅徐春甫认为“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不浅)。【6】同一朝代的医者不乏如此认为的,像是缪希雍“业作医师,为人司命,见诸苦恼,当兴悲悯,详检方书,精求医道,谛察深思,务期协中”【7】,张景岳“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8】和徐大椿“获虚名之时医,到处误人病家反云此人治之而不愈,是命也。有杀人之实而无杀人之名。”以及裴一中“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医,故神圣之业,非后世读书未成,生计未就,择术而居之具也。是必慧有夙因,念有专习,穷致天人之理,精思竭虑于古今之书,而后可言医。”【9】程锺龄“医家误、强识病,病不识时莫识病,谦恭退位让贤能,务俾他人全性命。医家误,不克己,见人开口便不喜,岂刍荛有一能,何况同人说道理。”【10】徐春甫 “故为医无才、无学、无识不可也,为医而恃才、恃学、恃识亦不可也。必也平心以察之,虚心以应之,庶乎其也夫。”【11】螃说到医药,明代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李时珍,三代业医,家学渊源,博学多材,热爱医学,学医贵精,他从34岁开始,“岁历30年,书参800余家,三易其书”【12】,终于在60岁时编成了郭沫若称其为“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的《本草纲目》这部举世闻名的药学巨著,吸取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纠正了前人的错误,并冒着违犯当时统治者意志的危险,列举服食丹药的害处,告知群众,食服丹药只能是愚昧的自杀道路。只本草一

观《大明劫》论明朝医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坐水行舟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3-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