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洪家渡水电站工程高边坡稳定性评价.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摘要:乌江洪家渡水电站坝址河谷深切300余m,硬质岩与软质岩相间分布,岸坡地形陡峻,软弱夹层发育,卸荷、崩塌等物理地质作用强烈。根据坝址地质条件与电站枢纽布置,工程存在:隧洞群进水口同向高边坡整体稳定问题;坝肩开挖、隧洞进出口开挖、厂房开挖及料场开挖等高边坡稳定问题;泄洪冲刷及雾化区1号、2号塌滑体高边坡稳定问题;王家渡堆料场、瓦房寨砂石系统高边坡稳定问题。因此,工程高边坡稳定问题是本工程的主要工程问题之一,但通过参建各方共同努力,本工程高边坡处理都取得了圆满成功。关键词:工程地质学;基本地质条件;工程高边坡;综述;洪家渡水电站中图分类号:P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0133(2006)0220011204SE∠56°;F6正断层位于边坡中部,产状为N20°0 前言洪家渡水电站是整个乌江梯级开发的龙头电站,是一个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供水和旅游等综合效益的水力枢纽,总装机容量600MW。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1140m,总库容49125亿m3,属多年调节水库;主要水工建筑物有面板堆石坝()、坝后式地面厂房、3条引水发电洞、泄洪洞、洞式溢洪道。该电站枢纽布置于深切峡谷河段,存在较突出的岩质及土质工程高边坡稳定问题。工程于1998年12月开始筹建,2000年11月正式开工,2001年10月顺利截流,2004年4月下闸蓄水,2005年全面竣工。1 边坡基本地质特征111 岩质高边坡根据岩体结构,岩质高边坡又可分为层状同向高边坡、层状反向高边坡、层状斜向高边坡。11111 层状同向高边坡(1)左岸洞室群进口高边坡。边坡走向N45°E左右,自然坡高达360m、坡度25°~30°,枢纽3条引水发电洞进口、泄洪洞进口、洞式溢洪道进口、2条导流洞进口及多条施工支洞进口等建筑物均布置于此斜坡带。该边坡出露的地层岩性为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灰岩、白云质灰岩,层间软弱夹层发育,地层单斜,产状N60°~70°E,NW∠26°~34°,岩层倾向与边坡坡向呈小角度相交,构成层3状同向结构边坡。该高边坡发育有2条较大断层:F13逆断层发育于边坡顶部,产状为N50°~60°E,~30°E,SE∠65°~70°。该高边坡还发育有:N20°~40°E,SE∠60°~80°;N60°~80°E,SE∠50o~80°;N10°~20°W,SW∠60°~70°;N60°~86°W,SW(NE)∠70°~85°4组裂隙,其连通率分别为5912%~72%,1518%~5911%,2115%~30%,2115%;地下水位埋藏较深,与边坡稳定关系不大。(2)天生桥石料场开挖高边坡。自然边坡高360m,为侵蚀、溶蚀斜坡,坡面基岩裸露,地形坡度25°~30°,为层状同向结构边坡,坡角稍缓于岩层倾角。料场开挖边坡高250m,地层岩性为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厚层、中厚层夹少量薄层灰岩,层面、层间软弱夹层发育,边坡坡向与岩层倾向一致,为层状同向结构开挖边坡。发育有F2,F8,F50,F51,F52,F53等6条走向为NNE~NE的陡倾角断层。(3)卡拉寨石料场开挖高边坡自然边坡高大于400m,为侵蚀、溶蚀斜坡,坡面基岩裸露,地形坡度20°~30°,为层状同向结构边坡,坡角稍缓于岩层倾角。料场开挖边坡高135m,开采宽度长约400m,地层岩性为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玉龙山段厚层灰岩、白云质灰

洪家渡水电站工程高边坡稳定性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23063821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19-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