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诗歌,感受诗意人生------------校本教材课程建设的研究闵红丹若将中国的文化比作一片灿烂的星空,那么诗歌就是这茫茫星空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若将中国文化比作广阔无垠的大海,那么诗歌便是大海中最为璀璨的一颗珍珠。是的,这就是诗歌的魅力。那么诗歌的魅力在于何处呢?一、诗歌具有音乐之美:明代诗论家主张“诵要好,听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诗歌中有音乐,音乐中有诗意,诗是情、景、音的交融。一首诗的意境,总是在对诗的反复吟诵中才会最好地浮现出来,由于诗歌节奏节拍的快慢强弱,声调的高低抑扬,使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让我们来欣赏一首诗,感受它的音乐美:《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古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美,现代诗歌也如此,再欣赏《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走进诗词,就是走进了一座艺术的殿堂,它的节奏旋律,就是一个个灵动鲜活的音符,让人美不胜收。但诗歌的魅力不仅如此吧!二、诗歌它还具有有图画美: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一首诗歌王维的《山居秋暝》,张开你想象的翅膀,在你头脑中会呈现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呢?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在聆听的过程中是否有一幅幅唯美的画卷缓缓呈现在我们面前呢。我们想象的“月松间照”和这张图片有异曲同工之处吧?——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在看“清泉石上流”会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再看“竹喧归浣女”的浣洗晚归图——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也许她们正为什么开心的事儿在竹林里嬉戏追逐着,笑闹声传出翠竹林外。渔舟采莲图——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寥寥四句,就把秋天雨后的深山及山中的松树、泉水、石溪在月光下的景致刻画得栩栩如生,有声有色,有景有人,有静有动,活脱脱的一幅山水画。再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那直上九霄的孤烟和长河那头即将西沉的圆圆落日,把大漠的空旷萧条和旅人内心的寂寞悲凉表露无遗,我想只有西洋的油画技巧和丰富的色彩才能更充分地把这种意境描绘出来吧?!”的确是这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词如唯美画卷,展现了自然万物的奇妙瑰丽,愿我们做一个画中人
读书报告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