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植物与中国地名的变迁.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植物和中国地名的变迁水果与地名在我们这么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度里,自然界的植物千姿百态,因而以植物命名的地名俯拾皆是,其中有些物产带上了地名,而有些地名也携带着物产。前者著名的有:党参、石榴、哈密瓜、普洱茶、小站稻、莱阳梨、嘉应子、黄岩蜜橘、天山雪莲等,而后者为数更多。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今天都以观赏为主,古人则多采梅果用作调料,其花有红、白之分,果也有白梅、青梅、杏梅、黄梅之别,味均酸甜。南朝齐时,在今湖北东部析置了一个永兴县,因县境有一座盛产梅子的黄梅山,所以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索性将它改名为黄梅县了。至今,该县江心古寺中还有一株古老的晋梅,系东晋一高僧所植,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旧枝业已枯死,新枝从旧枝中发芽、成长而成为树干,仍然挺拔粗壮,还能开出艳丽耀目的白梅花儿呢。明清时期,这个县的劳动人民在采茶调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种地方戏剧,道光年间(1821—1850年)传入邻近的安庆地区,日后逐渐扩及安徽全省和江西等地。由于这种戏目来自湖北黄梅县,人们便将它唤作“黄梅戏”。今天广东与江西交界处的山岭,历代为南、北交通要隘,秦汉以来叫大庾岭,为五岭之一。唐张九龄开大庾岭路,路旁广植梅树,宋代又倡导满山植梅,于是便产生了“梅岭”一名。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改敬州为梅州(今广东梅州市),嘉礻右八年(1063年)又在岭上建筑了梅关。李果色泽鲜艳,其中有一个果实呈扁圆形、暗紫红色而味道香脆甜美的品种,叫木隽李。因为吃了之后令人如痴如醉,所以也叫醉李。春秋时代,东南沿海地区吴、越两国的分界处,有一个因盛产这种李果而名叫木隽李的地方(故址在今浙江桐乡市东部或嘉兴市一带)。公元前496年5月,吴师南征越国,新即位的越王句(gōu,勾)践带兵给予迎头痛击,在木隽李把吴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连吴王阖闾也在这次战争中受伤,回载,湮没无闻,以至于它的确切位置在今天什么地方也无从知晓,但今天桐乡市出产的木隽李仍是浙江省优秀名果之一。生长在我国的桃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很广。在今陕西潼关、河南灵宝一带,商周时代生长着大片的桃树林,因而古时候叫“桃林”;由于此处控扼关东、关西来往的交通要道,所以也叫“桃林塞”。隋于此置为桃林县,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为灵宝县。北方产桃,南方也产桃,著名的南朝文学家陶渊明,隐居庐山脚下,写下了有名的《桃花源记》。“桃源仙境”到底在哪里?有人说原型在桃林塞,有的说就在庐山脚下,而有的更说在洞庭湖以南的沅江流域,因而早在宋代就新置了一个县,这便是今天的湖南桃源县。唐代诗人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关于诗中“杏花村”的位置究竟在哪里,文人墨客打了1000多年的笔墨官司,大致意见可归纳为两种,一种认为在今山西汾阳县,那里的杏花村至今仍生产著名的汾酒;另一种认为在今安徽贵池县西,向以产酒著名。不过,这首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那时杜牧正在池州(治今贵池县)刺史任上,所以杏花村在今贵池县西的说法较为合理。“荔湾渔唱”旧为羊城八景之一,荔湾今为广州市一区。在珠江中,原有一沙洲,南朝宋时因产荔枝,冬夏不凋,遂命名为荔枝洲。唐时渐与陆地靠拢,称“荔枝湾”,简称荔湾。今湖南长沙市西的湘江中,有一片沙洲,系由江水带来的泥沙经水力运动冲刷而成,西晋永

植物与中国地名的变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9-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