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辛亥革命》教案07.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复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导入新课,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那么资产阶级顺理成章的成为这一任务的领导阶级,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一、学情分析高一的同学对学习大多保持比较高的学习热情,期待在成绩上得到提高来增强学习信心,也希望在历史课堂上得到趣味从而增强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使用生动的图片、视频、以及学生表演来提高兴趣,增加学生的参与,也发掘和鼓励对表演有兴趣天分的学生,实践“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多一批优秀学生”的理念。并结合现实时事,增强学习的现实感并促进学生对现实的关注思考。在教学内容的实施上,首先从学生较为熟悉也较为容易理解的事件过程(亦即武昌首义的视频材料)入手,使学生对事件有一定了解和兴趣,再引导学生探讨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对中华民国和《临时约法》的评析,进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讲出自己的看法。比较符合从已知到未知,不断深入的学习规律。本课主要通过丰富的材料,以及设计问题、提供思路、深化认识等方式,引导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增强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和主动性。二、教学目标(一),剖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分析武昌首义成功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认识中华民国成立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积极影响。,分析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对辛亥革命做出理解性评价。(二)。,促使学生思考问题,不断掌握结合史实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兴趣,体验历史。,学会概括和阐释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三),感受青年人对时代、社会责任的探寻和勇于担当。《临时约法》的首创意义,理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进一步体会民主共和的涵义。三、:中华民国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评价辛亥革命。四、教学用具与教学方式教学用具:powerpoint演示。教学方式:教师语言表达;学生讨论,发表看法;历史短剧表演等。课前准备:请四位同学报名排演历史短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讲了什么》。五、教学过程【问题1导入】板书一幅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询问同学们可知道挽联纪念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课件展示图片:1.“天安门广场上的孙中山像”;2.“2008年5月中吴伯雄率访问团拜谒南京中山陵”;3.“吴伯雄完成拜谒仪式后,挥毫题词:‘天下为公,人民最大’。”人们对孙中山的评价,如鲁迅说:“中山先生一生历史俱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介绍: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生为革命奔走,为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和富强,贡献了毕生心血,受到人们的尊敬。孙中山一生的事迹中,很为人们熟知的是辛亥革命,这场革命最终推翻了清王朝,小皇帝溥仪成为了中国的“末代皇帝”。这场革命是怎样发生的,还有哪些人物值得了解和纪念,在这节课上,我们一起来学习。【学法指

《辛亥革命》教案07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116 KB
  • 时间2019-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