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治疗指南解读
1
心衰定义
心衰是任何原因初始心肌损伤(如心梗、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低下.
主要表现:呼吸困难、无力和体液潴留.
心衰是进行性病变,一旦开始,即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临床也处于稳定阶段,但心肌重构仍不断发展.
2
心衰机制
基本机制是心肌重构.
特征:
,致收缩力降低,寿命缩短;
;
.
,横径增加呈球形.
3
流行病学特点
%-%.65岁以上为6%-10%.过去40年心衰死亡增6倍.
我国35-74岁城乡居民15518随机调查,%,%,%,与国外男多女少相反,因我国风心病发病率高有关.
我国心衰保守估计400万.
病因:%,%,%.
死因:泵衰59%;心律失常13%,猝死13%.
4
心衰发生发展阶段划分
:前心衰阶段
指心衰高危人群,目前无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无衰症状体征.
:前临床心衰阶段
患者已发展成器质性,结构性心脏病,但无心衰症状和(或)体征。
:临床心衰阶段
患者已有基础结构性心脏病,以往或目前有心衰症状和(或)体征。
:为难治性心衰阶段
患者有进行性结构性心脏病。经积极内科治疗,休息时仍有症状,且需要特殊干预。
5
心衰临床评估
病史,体征.
UCG及多普勒超声.
核素心室造影及心肌显像
X胸片
心电图
冠造
心肌活检
6
心功能不全程度判断
Ⅰ级:日常活动无心衰症状;
Ⅱ级: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
Ⅲ级:低于日常活动出现心衰症状;
Ⅳ级:休息时出现心衰症状。
6分钟步行<-450米为中度.>450米为轻度.
7
液体潴留及其严重度判断
计体重;
颈静脉充盈度;
肝颈静脉回流征;
肝,肺充血程度;
下肢和骶部水肿
8
其他生理功能评价
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血浆脑钠肽(BNP)测定:
心衰致呼吸困难者:BNP>400ng/L,
BNP<100ng/L不支持心衰
9
无明显心力衰竭的BNP/NT-proBNP浓度升高
心脏炎症性疾病(3-5)
高血压伴左室肥大(6-9)
肺动脉高压(9-11)
急性或慢性肾衰(12,13)
肝硬化腹水(水肿性疾病)(14-16)
内分泌病症
醛固酮增多症(17,18)
肾上腺肿瘤(19)
甲状腺功能亢进(20-22)
10
慢性心衰治疗指南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