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11年度立项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的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推动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的发展,促进在校本科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校组织开展2011年度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立项研究。通过开展实施计划,带动广大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我校创新文化,以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项目总体目标】实施项目引导机制,今年的创新项目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一)目标导向项目;(二)探索类项目;(三)滚动支持类项目。项目来源于教师拟定的题目,企业(单位)实际应用类项目和学生自行选题申报的项目。立项时体现指导性、方向性、持续性、自主性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的特点,为打造重点特色项目服务。【选题技术特征与成果目标】(1)获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专利发明、软件著作权的创新设计。该类课题可不限定内容,仅限定相关领域。(2)支持我校各学科领域关键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可与指导教师的专业研究挂钩。(3)支持具有核心技术、良好的应用前景并且可产业化的产学研课题,在校方支持的基础上力争获得企业的支持。选择的题目可以综合上述两项以上的技术特征,但要有一个作为主线。学生可以跨学科申报研究题目,也可以以其他技术特征为主线申报研究课题。选题内容可以结合学校的办学专业特色,也可以选取某个感兴趣的行业背景或结合教学改革、科研项目的某个分支需求拟题。【研究成果形式】研究成果形式可以选择以下之一或多个,但应确定一个为主要代表。(1)以硬件为主要特征的成果体现在主要研发经费和工作用于购置、设计、开发基于器件和设备系统方面的成果称为硬件成果。(2)以软件为主要特征的成果体现在主要研发经费和工作用于构思、设计、开发基于软件系统方面的成果称为软件成果。(3)研究报告体现在主要研发经费和工作用于构思、调研(检索)、设计、编纂基于可视图文材料的研究成果称为研究报告。研究报告还可以是著作、论文等形式。【研究成果特色】研究成果应体现以下内容之一或多项,但要以一个为主要特色:(1)实用性成果一旦得到应用会产生现实的实用价值或社会效益。其影响面至少在一个局部产生效应。(2)广义性一些带有基础研究的成果可以在多个不同的应用系统内得到普及应用,则说明研究成果的受益面宽厚,影响周期长久。(3)经济性研究成果得到应用后的性价比高,经济效益好。(4)趣味性某些研究成果能够体现很好的专业技术的综合性或具有很好的可视化效果,容易在学生群体中产生感性反响,则可以称为趣味性强。(5)理论性研究成果体现对研究对象的总结、归纳,并从中得出相应的规律或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6)连续性一些研究成果可能是一个阶段性的或可作为后续新的研究成果的一个台阶,当经过两个以上台阶后的研究成果将会是一个更出色的成果时,可以认定该研究成果具有连续性。二、指南内容北京邮电大学在校本科二、三年级学生均可申请该计划项目,每名学生只能担任一个项目的项目负责人,每名学生参与的创新
《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