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爆炸驱动的轮回宇宙.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爆炸驱动的轮回宇宙1。大爆炸有“之前”吗?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是由137亿年前发生的一次奇点大爆炸演变而来的。然而对于大爆之前发生了什么大爆炸理论则予以回避,据说这是由于时间和空间都从大爆炸开始,追问大爆炸之前的事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存在大爆炸以前的信息,也都在大爆炸的极端高温中付之一炬了。大爆炸理论迄今仍是宇宙创生的主流理论,甚至连近期开始运行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的试验目标,也定位于通过质子流的对撞模拟宇宙大爆炸后的最初状态。然而,基于大爆炸理论的“一现性”宇宙模型毕竟无法解答诸多疑问,如;一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凝聚了宇宙全部质、能的奇点可能存在吗?如果存在它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前身是什么?为什么在大爆炸之前未能因内部粒子间的强大斥力而崩溃?奇点又是通过什么力量、什么方式被引爆的?由于大爆炸理论尚不完备,一些不满足于这一理论的科学家开始建立新的研究课题:大爆炸之前发生过什么。早在1970年以前,很多宇宙学家就认为宇宙可能在膨胀以前先收缩,这样可以避免从弗里德曼模型推出一个无限致密的荒谬的“奇点”。科学家们先后建立起了脉动宇宙模型、大反弹宇宙模型等宇宙释模。美国科学家波尔·施泰恩加德和英国科学家尼尔·图尔克在对宇宙常量的大小计算中,发现宇宙大爆炸不应该只发生了一次,并在2002年提出了宇宙进化经历着“生死轮回”的观点。他们认为宇宙在一次次大爆炸后重生,宇宙在每一次“轮回”的膨胀过程中消耗原有的物质,在宇宙常量减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粒子,直到另一次的大爆炸到来,然后新的粒子又形成了新的物质、天体乃至生命。2010年11月媒体报道了牛津大学教授罗杰·彭罗斯和亚美尼亚耶烈万大学教授瓦赫·古尔扎德亚在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像中发现的同心圆图案进行研究之后,认为同心圆的存在可能意味着大爆炸前宇宙就已存在,因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发现的印记年龄超过大爆炸。这项研究也在否定有关宇宙起源于一次奇点大爆炸的理论。科学家认为,大反弹理论可能会推翻大爆炸理论。。由前次大爆炸产生的前宇宙在膨胀期结束后跨越涨缩拐点进入坍缩期并向宇宙质量中心收缩。早期到达宇宙质量中心的天体相互碰撞、挤压、熔融而形成“宇核”,“宇核”位于“残宇宙”中心。“残宇宙”是大爆炸发生时的实时尺度下的宇宙。“宇核”随着宇宙坍缩造成的天体聚集而逐渐增大,当“宇核”的质量、压力、温度达到临界状态时,最后一个质量足够大的天体的到来和撞击诱发了新一轮的大爆炸,新一代的宇宙纪元从此开始。一次次的爆炸——膨胀——坍缩——再爆炸循环演绎着生生不息的宇宙。图1大爆炸驱动的轮回宇宙模型大爆炸一旦发生,继续高速坍缩的宇宙物质不再参与爆炸,而是在与大爆炸产生的高温高速的基本粒子汤相向碰撞过程中产生着剧烈的热——质交换而被熔融、蒸发,此后与爆炸波逆向相遇的天体或星系也不可能无损地被保存下来,都会经历一次“劫后”的“再生”与“重整”。伴随着宇宙物质相向高速相遇产生剧烈的“撞击”和“搅拌”,最终被裹挟着参与了“重整”后的宇宙大膨胀,在大爆炸137亿年之后,宇宙演化成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这个模样,并不断地在酝酿着亿万年后的下一次大坍缩引发的大爆炸。并非一次简单的、不可理解的“奇点”大爆炸造就了一个“一次性”宇宙,而是前宇宙的大坍缩、大挤压引发的新一轮大

大爆炸驱动的轮回宇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行舟
  • 文件大小100 KB
  • 时间201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