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拜伦外国文学史第五章十九世纪初期文学[学习提要]拜伦是英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学习本节,了解拜伦的创作情况,文学地位,掌握拜伦式英雄的特点和代表作《唐璜》的思想意义与写作特点。一、倾倒一世的诗才拜伦(BYRON,1788-1824)英国19世纪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篇洋溢着民主理想和民族解放斗争的激情。毕生为民主自由而战,是西方文学史上用生命去殉从理想的著名代表。世界诗歌史上罕见的天才,不可模仿,蘸着心灵的液滴写在天空之上。出生伦敦破落贵族家庭,父亲在拜伦4岁时游荡而死。母亲把对丈夫的怨恨发泄在儿子身上。拜伦天生跛脚,常常受人欺负。从小养成忧郁、孤独、反抗的性格。10岁继承男爵爵位,还有两处地产。成年后以世袭议员的身份进入上议院。拜伦中学开始写诗,处女作《闲暇时刻》(1807)表现对现实的不满。大学毕业出写作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诗作出版,风靡全英。拜伦说:“当我在清晨醒来,已经名声远扬,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1812年拜伦在上议院发表演说,反对把罢工和捣毁机器的工人处以死刑的法案,为暴动工人辩护,不见容于英国政府,加上拿破仑走上下坡路,波旁王朝复辟,拜伦孤独苦闷,写出一系列东方故事诗。在这些故事诗中,中心人物都是叛逆者,他们和周围现实发生尖锐冲突,以各种化身表现了愤世嫉俗的思想并经历了各种狂热而又浪漫的冒险。他们热烈追求个人自由、个性解放,为捍卫个人权利而奋起与社会对抗,同时又孤僻高傲、刚愎自用、蔑视群众等特征。他们是孤单的报仇者,也是社会的牺牲品,他们有深切的仇恨,也有强烈的爱。由于这些主人公身上有诗人本人生活遭遇和思想情绪的明显印记,所以被称为“拜伦式英雄”1815年与贵族小姐安娜贝拉结婚。由于志趣不合,一年后分居,拜伦受到社会舆论攻击,愤然离开祖国,从此终生侨居国外。“如果这些流言。诽谤和咒骂是真实的,那么我不配住在英国,如果是假的,那就是英国不配给我住。”拜伦在日内瓦结识雪莱,并与其女友的异母妹妹克莱尔同居,生有一女,5岁时夭折。拜伦和雪莱互相欣赏,从此结为终生好友。1817-1823年拜伦定居意大利,和一位贵夫人特丽萨过从甚密,在其弟影响下,拜伦参加了烧炭党的革命活动。1823年希腊反抗土耳其奴役的斗争高涨,拜伦放下写作,去希腊参加斗争,他卖掉自己庄园,为希腊军筹集资金。他乘着自己出资装备的战舰驶往希腊,受到人民热烈欢迎,被当选希腊军总司令,1824年4月19日在军中病逝,年仅36岁。希腊为其举行国葬。拜伦的不朽拜伦的死,震动文坛,引起全英国和欧洲进步人士的悲悼。报纸上讲,本世纪两个伟大人物拿破伦和拜伦几乎同时辞世了。人们赞颂他的卓越天才,更加景仰他的革命壮举。歌德赞他是“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普希金称他为“思想界的君王”。诗人的不朽,都在他们的作品,拜伦的不朽,还在于他是19世纪初期最伟大的反抗者和行动者。二、创作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1809-1817)早期代表作。共4章,描写孤独的漂泊者恰尔德·哈罗尔德出游欧洲的见闻,被看作是诗人的自述。东方叙事诗:以东方为题材,包括《异教徒》(1813)、《阿比道斯的新娘》(1813)、《海盗》(1814)、《莱拉》(1814)、《柯林斯的围攻》(1815)、《巴里西纳》1815》。诗中塑造了一批叛逆者形象,被称为拜伦式英雄。讽刺诗:《别波》(1818》、《审判的幻景》(1822),后期诗作。压卷之作《唐璜》(1818——1823)三、拜伦式英雄文学史上著名的”拜伦式英雄“是拜伦塑造的一系列叛逆者形象。主要有异教徒《异教徒》、康拉德《海盗》、莱拉《莱拉》、阿尔普《柯林斯的围攻》、曼弗雷特《曼弗雷特》。在这些故事诗中,中心人物都是叛逆者,他们和周围现实发生尖锐冲突,以各种化身表现了愤世嫉俗的思想并经历了各种狂热而又浪漫的冒险。他们热烈追求个人自由、个性解放,为捍卫个人权利而奋起与社会对抗,同时又孤僻高傲、刚愎自用、蔑视群众等特征。他们是孤单的报仇者,也是社会的牺牲品,他们有深切的仇恨,也有强烈的爱。由于这些主人公身上有诗人本人生活遭遇和思想情绪的明显印记,所以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5-2拜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