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品种介绍
目录
白银的基础知识
白银的发展史
白银的供需
影响白银价格的因素
白银的基础知识
白银的定义
白银,即银,因其色白,故称白银,与黄金相对。多用其作货币及装饰品。古代做通货时称白银。
白银的物理性质
银(Ag)是白色、有光泽的金属。℃,沸点2212℃, 克/立方厘米(20℃), 千焦/摩尔, 千焦/摩尔。银质软, 度,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延展性仅次于金,能压成薄片,拉成细丝。1 克银可拉成1800 米长的细丝,可轧成厚度为1/100000 毫米的银箔,是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白银的化学性质
银的化学特征:特征氧化数为+1,其化学性质比铜差,常温下,甚至加热时也不与水和空气中的氧作用。但当空气中含有硫化氢时,银的表面会失去银白色的光泽, 这是因为银和空气中的H2S 化合成黑色Ag2S 的缘故。银易溶于硝酸和热的浓硫酸, 微溶于热的稀硫酸而不溶于冷的稀硫酸。银具有很好的耐碱性能,不与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金属碳酸盐发生作用
纯银
纯银是指由各种含银原料生产的、%~%的银。
白银的主要用途
电子电器材料
电子电器是用银量最大的行业,其使用分为电接触材料、复合材料和焊接材料。银和银基电接触材料可以分为:纯Ag类、银合金类、银-氧化物类、烧结合金类。
感光材料
卤化银感光材料是用银量最大的领域之一。目前生产和销售量最大的几种感光材料是摄影胶卷、相纸、X-光胶片、荧光信息记录片、电子显微镜照相软片和印刷胶片等
化学化工材料
银在这方面有两个主要的应用,一是银催化剂,如广泛用于氧化还原和聚合反应,用于处理含硫化物的工业废气等。
工艺饰品
银具有诱人的白色光泽,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收藏观赏价值,深受人们(特别是妇女)的青睐,因此有"女人的金属"之美称,
医药与抗菌材料
在医学上,Ag-Pd合金广泛用于视神经修复、小儿脊髓弯曲等康复装置;银基铸造合金和Ag-Cu-Sn汞是牙齿修补的重要材料。
“亨特兄弟事件”
1970年代初期,白银价格平静地在2美元/盎司附近蠕动爬行。由于白银是电子工业和光学工业的重要原料,邦克·亨特和赫伯特·亨特兄弟俩认为如果能够悄悄地垄断这个市场,会是一件有趣又有利的事情。据说亨特兄弟发现一本名叫《七十年代买白银获暴利》的书,是他们的兴趣所出。书中说白银总有一天会比黄金更有价值,这当然刺激了他们的行动。
白银的发展史
国际市场上,白银几乎是全球日常波动最剧烈的商品之一,这是因为白银在西方世界同样具备很深的渊源,从“只受制于白银和大蒜的吸血鬼”传说到耶酥最后的晚餐中的银制餐具,白银在西方宗教世界中就是神圣和纯洁的代名词。
中国白银的发展史
白银,在历史上曾经与黄金一样,作为世界很多国家的法定货币(货币原料),具有金融储备职能,也曾作为国际间支付的重要手段。中国先民对白银的认识和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白银很早就被制作成工艺品和货币。中国古代把白银用做货币大量使用,是在唐宋以后的事情。到了元代,银本位制得到进一步强化,政府把白银作为一种主要货币,银锭”元宝”出现。到明清,银本位制不断巩固加强,银币在明朝成为正式货币,元宝、碎银和银元成为清朝法定货币,白银在明清王朝的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白银协议
1933年7月22日,由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墨西哥、秘鲁、西班牙八国参加的《国际白银协定》在伦敦货币经济会议上正式签订。协议的有效期为4年,即从1934年1月1日起至1937年12月31日止。签订《白银协议》的目的在于缓和国际银价的波动,规定各缔约国政府出售白银的限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秘鲁等5个产银国家同意在协定期间不再售限,并每年从市面收回3500万盎司白银。中国保证在协议期间不将熔毁货币所得的生银售出。
5 白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