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书法1篆书徐雪鸿.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书法艺术文化——关于篆书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徐雪鸿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于汉字的萌生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书期。大多数文字学家认为“汉字的形成时代大概不会早于夏代”,并在“夏商之际(约在公元前17世纪)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汉字书法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它有着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秦统一中国后,将小篆作为标准字通行全国,经历了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到行书的发展演变过程。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金文、籀文、石鼓文统称为大篆。①甲骨文流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是我国最早的文字。②大篆包括籀文、金文、石鼓文,从西周盛行到春秋战国。③小篆于秦朝成为官方文字,统一了全国文字。篆书相传在三千多年以前的殷商时期,人们崇尚迷信,往往以龟甲兽骨来占卜凶吉,卜后在甲骨上刻下所占事项及其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故将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以江苏连云港洞窟壁凿为例略),据考证最早出土于河南安阳,已有十余万片之多,它的出现,象征着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代表作《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宰丰骨刻辞》甲骨文是铜器铭文的统称。古代的铜器分钟、鼎两大类,所以金文也称“钟鼎文”,大多是刻或铸在铜器上,这种文字起于商代,盛于周朝,一般都考虑到布局的得当、舒适和造成一定的装饰效果。代表作《大盂鼎》(西周初期)典洗《大克鼎》(西周晚期)雅练《毛公鼎》(西周后期)和朴《虢(guo)季子白盘》(西周中期)谐素《墙盘》《散氏盘》金文周宣王时的史官,名史籀,作了供识字用的《史籀篇》,通行于战国时期,名“籀文”。《史籀篇》早已亡俟,相传《石鼓文》为籀文的代表作。唐初年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发现的十块鼓形之石上面所镌刻的籀文,均为四言诗,每十首一组,发现时文字已残缺不全,据鉴定为秦襄公八年(公元前770年)所作。籀文、石鼓文甲骨文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甲骨文宰丰骨刻辞:金文

书法1篆书徐雪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mm958758
  • 文件大小5.70 MB
  • 时间201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