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讯粤于年期
适合我国低碳消费的政策框架以及具有可操作碳排放的推动和影响日益显现。随着我国经济发
性的对策建议。展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方式和消费
结构正在发生很大变化: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发生
一
、低碳消费的提出及其必要性改变,粮食和蔬菜消费量呈现下降态势,奶制品
早在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就认消费增幅最大,油类和肉类食品消费快速增长,
识到了由于消费不当引起的环境问题,大会通过导致食物消费碳排放量的迅速增加;交通方面,
的《世纪议程》明确将全球环境持续恶化的根我国民用汽车数量突飞猛进,其中私人轿车总量
源归因于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模式。年。从年的. 万辆增加到年的
,私人小轿车和微型小轿车数量的
的定义。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爆炸式增长是能源消费高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了“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呼吁全球行动起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高速增加。年全国城
来,并拟定了一个年计划框架,,远远超过了
和地区加快向可持续消费与生产模式转变①。
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消费的可持续性问发生。高碳消费方式与生产方式互为因果、相互
题十分重视。早在年月。我国政府就发布推动,导致我国碳排放总量迅速上升,目前己位
了《中国世纪议程》,明确提出要建立可持续居全球第一,人均排放量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面
消费模式。这是继联合国《世纪议程》发表后, 临的国内环境改善与国际减排压力持续增加。
全球第一个国家级的世纪议程,中国与.
同步推进可持续消费,也是全球最先提出建消费和:排放的贡献度已经超过了工业部门。
立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国家②。年,国务院发相应地。发达国家转变了能源管理思路,除了传
表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决统的能源供给侧管理外,还加强了能源需求侧管
议》指出,政府应当大力倡导环保消费模式,并实理。对于我国来说,未来能否实现消费低碳化,就
施环境标志、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十成为低碳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
一五”规划提出,政府应当提升节约意识。鼓励生放政策对于居民消费引发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
产和使用节能高效的汽车和各类节能、节水产的问题重视不够,迫切需要制定政策措施推动低
品,,通过调整消费结构,引导建立低碳消费
约型消费模式。“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倡导的生活方式,推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
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有效管控。
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十二五”时期,消费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二、低碳消费的概念辨析与科学内涵
低碳消费已经进入我国可持续发展与低碳发展当前,国内外对低碳消费尚没有统一的界
的讨论当中,但相关的政策体系亟需加强。定。从国外实践来看,低碳消费与绿色消费、可持
与此同时。我国居民消费对能源、环境以及续消费、生态消费等概念较接近,它们的共同之
,:,,.
郭日生:《世纪议程:行动与展望》,《中国人口·资源与年第期。
低碳消费的科学内涵与发展途径
处在于从消费角度来解决资源、环境与生态问容。低碳消费在满足居民生活质量提升需求的基
题,区别则在于着眼点不同。绿色消费主要关注础上,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引导消费结构进行
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对生态环境和人的健康造合理调整,努力削减高碳消费,并使之逐步过渡
成的威胁,而对消费行为及其过程本身是否符合到低碳消费,最终实现生活质量提升和碳排放下
生态环境要求缺乏关注。可持续消费、生态消费降的双赢局面。
,低碳消费强调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化。
济、
行为进行反思。与这些概念相比,低碳消费的指而言的。生产的低碳化与后续处理的低碳化同样
向更明确,它从碳排放的角度来解决消费不可持重要。如果一件低碳消费品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
,也考虑消费行为量二氧化碳,尽管消费过程的碳排放较低。但是
与过程,对消费具有更强的约束作用。
国情。本研究将低碳消费的内涵和范围界定如下: 经被生产过程的高碳排放所抵消;同样,如果对
第一,将低碳消费的范围限定为生活消费。废弃物的后续处理是非低碳化的,也会影响到低
一般认为,消费可分为广义消费包括生产消
低碳消费的科学内涵与发展途径-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