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字理中生趣味体验中学识字.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字理中生趣味体验中学识字江苏省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小学部朱君秀邮编:224001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课堂往往是以干涩、乏味、毫无乐趣的形象呈现在教师的印象中,我们也已经习惯了那种让学生们了解“独体字问有多少画,合体字问是什么结构”等教学方式,学生大多都也是靠死记硬背来认识汉字的,很少能从识字教学中体会到汉字的魅力,对识字更无兴趣可言,甚至心生厌倦。本文从字理和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入手,对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谈谈粗浅的看法。一、从字理出发,让学生从造字中体会汉字的趣味汉字是有理性的,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从造字原理上来认知汉字,通过字理识字,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汉字的趣味,还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感受到汉字内涵的博大精深。低年级学生正是形象思维的最佳时期,他们的未知欲强烈、想象力丰富,而课本中很多汉字也是象形字,201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教学,在这里教师正可以通过引入象形汉字,让他们从形象的“画”中来学识字。比如,一年级下册识字3课本中就有相关从实物――象形字――再到现在的汉字的图例,和,学生不仅可以从中形象的了解字的造字的方式,也可以直观的理解字的意思。类似的还有很多都可以用相同的方式来教学,再比如“火”字的象形字,“人”还有“木”等等很多,都可以通过形象的展示来吸引学生认识汉字的兴趣。有了这些认识后,再教其他很多字的时候学生自己也能够理解一些字的含义,比如认识“灭”时如果对“火”的象形字有所了解,展示“灭”的造字法时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再如,对“人”和“木”有了认识,再理解“休”字时就不是难事了。所以通过象形、会意等造字原理上来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汉字有形象的认知,还能让学生感觉到汉字很有意思,很好玩,从而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和激情。二、从实践中体验式学习识字曾听过一个国外教小孩识字的故事,讲的是老师为了让学生认识几个有关植物播种、发芽的词汇,让全班每同学都在学校的院子里播一颗种子,等种子生长、发芽了学生们对这些词汇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另外还有的老师让孩子们通过服装、动作、表演把学过的词汇展示出来,这种教学方式我们还很少运用,但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先要孩子有实际经验,再帮助他们用语言和词汇表达这些经验,在这种过程中,孩子发展了自己的创造性,在创造的亢奋中,多难的字也都能记得住,我就是所谓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在象形文字中,“学”字上面的两个手是传递知识,下面是房子,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习”字上面是雏鹰的羽毛,下面是巢臼(鸟巢),涵义是:小鹰试着离开鸟巢。《辞海》解释下半部分为“白”,即白云,天空,涵义是:小鹰在天空试飞。如图1所示,“学习”的象形意义——就是接受式与体验式的相结合,另外,《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所以体验式的识字教学方式我们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比如,一年级上册识字2中,通过词串把“太阳”“闹钟”“穿衣”“下床”“起早”“刷牙”“洗脸”“早餐”“上学”“升旗”“做操”等这些词汇,可以很容易的引导他们说出自己早晨来校的经历,学生每天都经历的事情,轻松让学生掌握这些词汇。再如一年级下册识字1课本中关于春天的一些词汇,也可以通过春游的经历或者引导学生平时注意春天里事物的变化,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这些词汇的意义,再在课堂上

字理中生趣味体验中学识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anfengdao
  • 文件大小581 KB
  • 时间201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