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试题(一),回答以下问题(7分)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⑴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⑵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4分)(二),然后回答问题。7分)溪 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三),然后回答问题。(7分)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四),然后回答问题。(7分)月杜甫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五),然后回答问题。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六),然后回答问题。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3分)(2)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七),完成后面题目。(7分)送何遁山人归蜀【宋】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3分)(2)三、四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4分)(八),然后回答问题。(7分)鹧鸪天【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2004-2013广东高考诗歌鉴赏考题分类诗歌鉴赏是历年高考的“重灾区”,分数少(七分),难度大。每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都在考什么,真的有那么难吗,为什么得分率那么低?华附在线学习中心(爱学网)收集整理2004年至2013年十年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分类归纳诗歌鉴赏的试题,给高三积极备考的学生以参考。●意象•意境(4次) (04广东卷)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06广东卷)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3分) (07广东卷)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08广东卷)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炼字•炼句(6次) (05广东卷)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06广东卷)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3分) (07广东卷)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09广东卷)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2010广东卷)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2012广东卷)“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艺
广东省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试题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