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咬伤的急诊处理
主要讲述隐翅虫、毛虫、蝎子、蜈蚣、蜂咬蜇伤的处理。
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皮炎:是因皮肤接触隐翅虫体内的毒液引起的毒性皮炎。其体内没有毒腺,不会蜇人,常因停留于皮肤上的虫体被拍打或压碎后,体内的强酸性(PH1~2)毒液流出导致皮炎。
隐翅虫皮炎临床表现
好发于夏秋季节,雨后闷热天气尤为多见。
接触毒素数小时到2日出现皮炎,皮损为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密集丘疹、水疱及脓疱,部分脓疱融合成片,可继发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
自觉搔痒、灼痛和灼热感。严重者可伴发热、头晕、局部淋巴结肿大。
病程约1周,愈后可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
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皮炎治疗
局部湿敷:可用1:5000~1:8000高锰酸钾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或聚维酮碘溶液等。
此外可选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霜剂、蛇药片加水调成糊状外用。
严重者可短期内服糖皮质激素。
毛虫皮炎
是由于毛虫的毒毛或刺毛刺伤皮肤后由其毒液引起的搔痒性炎症性皮肤病。
常见致病毛虫有桑毛虫、松毛虫和刺毛虫。活虫与虫尸毒毛均可致病。其毒毛易脱落,随风飘扬,吹到人体上或晾晒的衣服上,刺入皮肤,毒毛内的毒液对皮肤的原发刺激作用引起皮炎。
毛虫皮炎临床表现
好发于5~10月,干燥、大风季节易流行。
先有剧痒,皮疹为绿豆至黄豆大小的水肿性红斑、斑丘疹,呈淡红色或红色,中央常有一较针头略大的黑色或深红色吸吮点。皮疹可数个、数十个、数百个不等,常成批出现。
病程一般1周左右,如反复接触毒毛或搔抓,可长达2~3周。
松毛虫引起皮炎的同时可引起骨关节炎。
毛虫皮炎治疗
原则是尽可能去除毒毛,止痒、消炎、防止继发感染。
可用透明胶带反复粘贴皮损部位以粘除毒毛,再用肥皂、草木灰等碱性溶液擦洗干净。局部外擦止痒、保护性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等。皮损广泛剧痒者,可内服抗组胺药物,严重者内服糖皮质激素。松毛虫所致骨关节炎治疗予以消炎止痛,防止关节残废为主。
蜈蚣蜇伤
蜈蚣又名百足虫,为多足类节肢动物。其头部第一对步脚演变成钩状的腮脚,有毒腺开口于钩端。蜈蚣蜇刺人时毒液便由此注入人体内。
蜇伤表现
局部感觉有如被烧红的铁针刺入样,灼痛难忍。剧痛者彻夜不宁,甚至抱头大哭。个别患者局部皮肤坏死,可有发冷发热,相应部位淋巴结肿痛等表现。
昆虫咬伤家庭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