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化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第一节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县五化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2、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承担单位:项目承担单位:县五化中心卫生院项目主管单位:县卫生局4、建设地点及时间该项目建设地点为县五化镇五化中心卫生院所在地。建设工期: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5、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建设五化中心卫生院门诊病房综合楼,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新增病床数14张,总数达到32张。楼房为二层框架结构。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整个项目总投资120万元,,污水处理工程15万元,。7、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20万元,申请上级扶持100万元,地方自筹20万元。,新增门诊、住院等医疗卫生用房800平方米,新增床位14张,病床总数达到32张。解决了当地卫生院用房不足问题,,方便广大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为保障地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做出贡献。五化卫生院可增加医疗收入38万元。项目实施后,五化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与医疗救治水平大幅度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础得到巩固,使群众可以得到“小病、多发病、慢性病、常见病不出中心卫生院”的基本卫生服务。特别是疾病预防控制、计划免疫、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更有利于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人民群众健康利益得到基本保障。第二节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五化镇中心卫生院始建于年,占地面积3277平方米,建筑面积1063平方米。2010年,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科、口腔科、理疗科及心电、B超、X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药房、公共卫生科等医技科室,有职工2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3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有中级职称的2人,初级职称的5人;有大专学历的2人,中专学历的14人。医院编制床位数10张,实有床位数20张。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2人,药剂人员2人,检验人员1人,其他技术人员13人,管理人员1人,工勤人员3人。主要医疗设备有:200毫安X光机、数字心电图机、数字黑白B超诊断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尿11项检测仪、心电监护仪、麻醉机、口腔综合治疗仪、经络通治疗仪、多功能牵引床。母婴监护仪、新生儿抢救台、电动洗胃机等比较先进的诊断、抢救、治疗器械。2010年度医院总收入为137万元,其中医疗收入为35万元,药品收入91万元,其他收入11万元。年末固定资产为62万元。五化镇中心卫生院对各科常见病、多发病都有较好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外科能开展阑尾炎、疝气、剖腹产、肝、胆、脾、及各种骨科手术等,年手术病患平均70例以上。内科对高血压、心血管、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都有比较好的诊疗手段。卫生院先后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文明单位标兵,“诚信单位”,县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文明单位。”五化中心卫生院位于当地人口密集区,周边村镇农业人口比重大,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频繁,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的多发区,为使当地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提高疾病的就治条件,尽快对卫生院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对提高当地人民的健康水平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第三节项目可研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一、政策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赤峰市国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3、县经济社会“十一五”发展规划。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5、卫生部等17部门《全国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6、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7、财政部等三部门《关于完善城镇医疗机构补偿机制、落实补偿政策的若干意见》。8、卫生部关于《卫生专业机构建设指导意见》。9、人民政府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10、县“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二、技术依据1、《社会事业项目可研报告大纲》2、依据国家计委(2001)1153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4、《乡镇卫生院建设标准》建标2008【142】号5、国家有关现行设计规范。三、编制的范围根据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研究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投资规模、建筑设计方案、建设内容及配套设施的研究,确定项目的建设方案。通过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分析,研究项目的合理性。根据技术、劳动安全要求,提出建设和管理方案。编制的原则科学规划,达到资源合理配置;严格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适用、安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节约能源的设计原则。第四节研究结论及主要技术指标本项目符合国家、自治区有关政
五化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