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处理
儿童时期年幼无知,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各种感知觉及动作发育尚未成熟,识别危险的能力差,更没有自身防卫能力,加上好奇心理,活泼好动等,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由于成人的一时疏忽,而发生意外事故,如外伤、灼伤、气管异物、中毒、溺水、车祸、触电等。意外事故已成为儿科急诊中的常见病,预防其发生,是儿童保健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关键在于做好预防,一旦发生了事故则应当机立断,沉着、迅速、准确地进行抢救,以减少伤亡及合并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意外事故的预防
一、活动场所:
室内地面最好采用地板。椅角、桌角、墙角以圆角为宜,以免跌伤和碰伤的发生。
儿童出入的门应向外开,不宜装弹簧,在门缝处加塑料及橡皮垫,以免挟伤引起手指(趾)骨折。
窗户、阳台、楼梯口应有栏杆,栏杆应采用直栏,,栅间距不大于11cm,中间不设横向栏杆,以免幼儿攀越。
二、生活用品:
4岁以前小儿睡的床应有床栏,床栏插锁应安装在小儿摸不到的地方,以防坠床。热水瓶、热烫锅、粥锅、电器、火柴、打火机、刀、剪等应放到小儿取不到的地方,以免发生烫伤,烧伤,触电及割伤。室内装烤火炉应有安全措施,如烟囱、小通风窗、风斗等,同时注意烟筒接头是否漏煤气,并定期清扫,不使其阻塞,以免发生煤气中毒。炉旁应有围栏,暖气管道应加罩以免烫伤。
三、玩具:
不给小儿玩体积小、锐利,带有毒性物质的玩具及物品,如珠子、扣子、棋子、别针、图钉、硬币、小刀、剪子等,以免塞入耳、鼻、放入口中误吞, 造成耳,鼻,气管及食管异物、刺伤、割伤及中毒等。大型玩具,如滑梯、跷板、攀登架等应定期检查是否牢固,有无损坏,损坏后要停止使用及时维修, 玩耍时要有成人在旁照顾。
四、药物:
近年来医疗药品中毒有增多的趋势。药品用量、用法、存放不当,以及家长,医务人员粗心大意是造成药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医务人员必须合理用药,认真计算用药剂量,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家长切勿擅自给小儿用药,喂药前要认真核对药瓶标签、用量及服法,对变质、标签不清的药物切勿服用。药品皆应妥善存放,不让小儿随便取到。
五、食物:
集体儿童按食品卫生法执行。
幼儿在臼齿未完全萌出前,不应给整粒的瓜子、花生、豆子及带刺、带骨、带核的食物,以免发生意外。
六、安全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向社会、家长、保教人员及儿童进行各种安全教育,是预防和减少儿童发生意外事故的有效措施。
(一)对成人的教育:
1、教育成人要照顾好孩子,尤其是婴幼时期,必须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
2、护理孩子时,不能用提物的方式,突然提起小儿的手臂或用粗暴的动作给孩,子穿脱衣服,以免引起脱臼。
3、手提开水壶时要提防小儿从旁边冲过来,给孩子洗脸、洗脚、洗澡要先倒冷水后倒热水,以防烫伤。
4、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时细嚼,勿狼吞虎咽,以免将鱼刺、骨片及果核吞入。
5、孩子在进餐时成人切勿惊吓、逗乐、责骂孩子,以免致孩子大笑、大哭而将食物吸入气管。
6、自行车带孩子,车轮应有护板,以免挟伤。
7、教育群众识别有毒植物。
8、对保教人员及基层卫生人员要普及各种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知识。
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