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劝学》说课稿.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劝学》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先秦诸子散文《劝学》。为了更好的体现我的教学设计,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充实我的说课。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劝学》是中职语文教材人教版《阅读与写作》第一册第五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主要学习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学习本单元,要知道一点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语言特色,初步理解课文中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文言实词的一些特点,熟读或背诵一些课文。《劝学》围绕着“学习”这个话题,主要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以及学习的态度,是一篇优秀的论说文。二、说教学目标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能够疏理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意义用法,并注重在实践中举一反三。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课文特点以及本校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本课学习目标为:(一)知识目标: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二)能力目标: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三)情感目标: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形成谦虚好学的风气。三、说教学重点、难点这篇文章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全文短短200字,却能表达出三层意思七个方面,说得明白流畅,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论证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根据课文特征以及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文的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把理解词句与理解文章统一起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二)教学重点:文章里的论证方法的运用。四、说教法与学法教学是一门应变性很强的艺术,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的教法如下:(一)说教法1、诵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通过朗读能够增强语感,在不自觉之中就能够掌握实词以及句式的用法。 2、问答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点拨法。针对学生朗读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疑惑的现象,所以我将在本课教学中采用点拨法。尤其是文言基础知识,只有教师深入点拨,学生才能准确掌握。(二)说学法中职生的文化课基础差,听不懂、看不懂的挫折感可能会更加严重,这时候,学生只有从教师身上得到肯定,才能建立起自信心,也才能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在学生的学法上我设定:     1、品读感悟法 。学生在此前做了课前预习,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着重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如回忆学过的有关学习的诗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 2、合作探究法。在教师指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提出疑问,小组讨论,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全班合作探究。五、说教学过程(一)教学思路这堂课的教学思路,我设计了四步:1、整体感知,初步理解2、精读文章,领会主旨3、拓展延伸,融会贯通4、结合小结,作业训练(二)课题导入:由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以及心中存在的疑问自然导入新课。提示荀子的《劝学》将全面论述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使学生学习不能因为没有止境就停止学习。(三)解题,整体感知1、解题。包括:(1)“劝”的意思为鼓励,并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

《劝学》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花一叶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19-03-31